第21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紫金山五杰
户外俱乐部、公众号等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将被严惩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下一篇4 2017年7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紫金山五杰

摘自苑清民主编的《邯郸名胜》

明万历版《邯郸县志》记载:“紫金山。在城西三十里。……世传山上有王乔洞、元太保刘秉忠隐室。按《元史》:秉忠,邢台人,与其乡人郭守敬、张文谦、王易、王恂同学于此。今山上故迹已失所在,但有两塔攒空耳。”

紫山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据山上发现的残碑可知吗,很可能在唐代就有庙宇类的建筑,至少北宋时期已经建有双塔等,推理也不乏与塔相伴共存的寺庙建筑,因此金代末年的刘秉忠选择这里隐居是绝佳之处,在情理之中。

《邯郸县志》关于刘秉忠“与其乡人郭守敬、张文谦、王易、王恂同学于此”的说法有不确之处。因为王恂是中山唐县人,不是邢台人,也不在邢州范围。《邯郸县志》中所说的“王易”,应是“张易”之误((邯郸县志》的这一错误在万历本中即已产生,后来被康熙、雍正本一直误采)。张易,山西交城人,也不是刘秉忠的“乡人”。过去所谓“邢台五杰”或“邢州五杰”的说法是有误的。再者,刘乘忠是老师,郭守敬、王恂都是他的学生,而且王恂还是他的晚辈,所以“同学于此”的说法也很模糊。也有人叫“紫金山五杰”,这个说法还是可以接受的。

据现存残碑《口口口口建祠记》文:“口紫峰文人发祥之地也,其肘翼太行背口口口,形势之胜……”明确记述了

刘秉忠为首的“紫峰文人”们的故事,根据落款处的“邑人张会”考断,此碑文属康熙年间撰。

郝良真先生根据郑方坤乾隆版县志所述“张会,邯郸县人,康熙年间辛酉科举人,曾任陕西略阳知县”,认为此碑在康熙二十年以后。实际上在康熙本《邯郸县志》里,就有张会在康熙三十三年前后写的《汪渠第三渠碑记》,记述当时的县令汪曾垣兴修水利的事迹。汪曾垣,康熙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任县令,三十四年六月初三升绛州知州(据

郑方坤乾隆本县志)。他是邯郸知县任期中一位从事文化活动较多的文人,但过去研究不够,所以不为人知。由于在汪曾垣之前的数任知县任期都很短暂,有的还是“被论”(即受到处分)而去的,所以有关文化的活动应该是比较少的,而汪不仅是一个颇有口碑的好官,也还是一个很有文采的文人雅士,在任期间既有许多利民的水利工程兴作,而且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和写下了许多文记,还补修了县志。张会的碑记就写于这时,他的《口口口口建祠记》也必然是在

这个时候,可惜县志对此缺载,但碑记所描述的“紫峰文人发祥之地也”为我们寻找和论证刘秉忠等人在金代末期活动于紫山提供了可靠依据。郝良真也认为,根据此碑推测,“俨然不知建自何时”的原祠和康熙三十年后重建之祠,应是为纪念刘秉忠所建。

刘秉忠等人作为一个有密切联系的群体是非常明显的,具体说,刘秉忠在紫山的修行及教育活动为他们日后在元初的政治、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我们为他们定名为“紫峰文人集团”也正本于此。

王乔,即传说中的仙人。王乔洞遗迹属于民间的神仙传说,这在各地都不少见,它起码印证了紫山是一个风景优雅的地方。

下一篇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