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网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样的春运 不一样的回家路
微 博汇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下一篇4 2018年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样的春运 不一样的回家路

提起春

节,就绕不开春运这一话

题,“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的《人民日报》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离家乡工作、学习,每到年关,回家便成了大家最期盼的事情。而放眼全球,很少有哪个地方像中国一样,人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自发而又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因此春运也被称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活动”。春运一年一度,看似循环往

复,然而其中的变化折射了社

会变迁的步伐。

春运故事

仨小时路程变成40分钟

网友“笑醉天”:

1998年起开始到郑州读大学,那个时候的火车跑得很慢,每年春节回家,都特别享受在路上的那段时光。相好的几个同学一起订火车票,一起乘车,聚到一起神吹海侃,在路上还能打牌,三个多小时的路程在不知不觉中打发过去。一出站,父母就在站外等着自己,眼泪会瞬间打湿双眼,然后故意转过身去,悄悄擦掉眼泪,换上一张笑脸,大声喊着:“爸,妈,我回来了。”

火车上的时间,不光是用来打牌的,我的一个同学居然利用那短短的三个多小时,认识了一名漂亮女孩子,并且终成正果。呵,想想都觉得好玩。而今,我已在郑州工作多年,每次回家选择高铁,只需要40分钟,还在刷手机的工夫,就已经到家了,那种打牌聊天约会女友的快乐,却再也没有了。

从站票到现在的多种选择

都没有,更别提高铁了。首要的难题是火车票,我提前到售票厅,得知只售火车启程前三天的票,没办法提前两天去售票厅排队,结果排了一天半还不见希望,只好找朋友买到三张高价站票。

当年还没有由深圳直达西安的火车,只有广州到西安的,担心误了火车提前半天就到广州火车站,车站候车厅人很多,但乘客很友善,经常给小孩子吃的,出门在外大家都知道互相照顾。就这样经过近40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西安,心情马上就开心激动起来了。春运之路不管多艰辛,家总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现在坐火车没有那么夸张了,有高铁、普通列车、私家车等多种选择,最重要的是现在咱老百姓腰包鼓了,也可以坐飞机,更快更省时间。

每次返城我都不堪重负

网友“高梁红了”:

每次从东北老家回北京,我的行李箱都被老妈塞得满满的,她强行这么做我拦也拦不住!就拿2010年为例吧,那次带了个超大的行李箱,里面塞满了生猪腿肉、牛肉、羊肉、玉米以及我妈做的饺子馅儿。因为太沉了,在沈阳站换乘时我摔了个大马趴……好不容易到了北京站,在里面找了拖运车花了差不多50元才运出去,打车到家后,司机帮我把箱子从后备厢拿出来,说了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小姑娘,你运回来的是金条吧!虽然每年回家都会因为行李太重各种折腾,但毕竟沉重的不仅是食品,更是老妈的爱呀!

网聚观点

网友“花开荷头”:

1999年春节,我们一家三口决定回陕西过年。那时候飞机是消费不起的,当年连长途汽车

手机点一点回家更方便

@“花非花”:曾经,购买春运票需要通宵排队,今天,12306网站和各种商业代售网站,让买票成了只需要动动手指的事,尽管还是需要“抢”,但购票体验与过去相比,已有天壤之别。以前,绿皮车是铁路运输主力,现如今高铁已经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同时,私家车的普及,使得人们的春运出行有了更多选择。

@“男子汉”:以前,坐火车就是啤酒饮料矿泉水,现在只需手机点一点,各种美食送到你面前。

@“豫人北归”:这几年来,每年春运我都是同妻子开车回家的。这样一来,我们时间自由,行动方便,不用担心买不到票或者飞机晚点之类的糟心事,服务区的餐饮与卫生条件也比以前改善很多。千里迢迢从福建回河南,春节期间高速路免费,这还是很不错的,今年我还会开车回老家过年。

回家更快更美更舒服

@“爱悠的人”:想起以前跟着爸妈一起挤30多个小时的火车回老家,临走前在超市买我喜欢吃的零食,而爸妈就买几桶泡面将就着,现在坐高铁,不到10个小时就能到家,有时候机票打折比高铁票还便宜,而且还更快。

@“杠存人家”: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乡愁,才有了春运。春节回家不是乡愁的颂歌,而是一种无奈的归途!还有那整年不见的留守儿童……

专家观点

春运背后是思家的心、爱家的情

“春运是中国农历春节前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四面八方的人流穿梭在由各自所在的城市与家乡连接起来的轨道上,年复一年。无论在哪儿,无论多远,无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家。”河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民俗学博士杨旭东说,家庭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外出务工者的奋斗目标、精神归宿,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孝道。

杨旭东说,中国传统节日基本都是以家为载体的,春运回家过春节,更是把家庭与节日的结合表现到了极致。今天,我们已经走过了以追求物质享受、满足口腹之欲为主要内容的过节模式,春运通过回家过春节,除了身体和精神上能够得到短暂的休整,

更为关键的是,为了恪尽孝道,

尽享天伦;为了传承优良家

风,言传身教下一代。不难看出,中国人对回家过春节的高度重视折射出的是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家国情怀和以血缘为纽带的深厚家庭文化。

(孙华峰何心悦祝传鹏)

下一篇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