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关于邯郸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关于邯郸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下一篇4 2018年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邯郸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8年2月8日在邯郸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 邯郸市财政局局长 宋进民

一、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一)全市总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0.1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0.6%;支出完成533.9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8%。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4.7亿元,占年初预算的91.3%;支出完成182.7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23.7亿元,占年初预算的99.7%;支出完成214.7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4.1%。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9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4.3%;支出完成95.5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4.7%。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5.4亿元,占调整预算的88.8%;支出完成50.7亿元,占调整预算的97.8%。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亿元,结转下年支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8.9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0.5%;支出完成150.3亿元,占调整预算的74.5%。

上述预算完成情况为快报统计数,最终执行结果待决算完成后,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2017年预算执行效果

——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收支任务。创新综合治税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清查32690户,补缴税款75107万元,形成固定税源12136万元。加快支出进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超过省规定的95%目标,维护了政府调控职能的有效发挥。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争资总量获得重大突破。全市共争取到位上级财政资金300.5亿元,同比增加13.4亿元,增长4.7%。争列省级以上试点5个;我市列为全省第一批2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市之一,获得上级支持资金2.21亿元,占全省资金总量的64%。

——融资思路调整、外延拓宽,成效显著。开展省农业产业化增信基金试点,设立7500万元增信基金,发放贷款7200万元,开通了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新渠道。大名、魏县、临漳列入县级农业信贷担保“农保贷”创新试点县,大名县、魏县已建立分支机构,将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市科创投资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参股设立的子基金累计实现投资入股6293万元。利用世行、亚行1亿美元贷款设立“蓝天基金”,支持节能减排、“气代煤”、集中供热、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

领域。全市正式签约PPP项目15个,总投资138.1亿元,PPP工作在全省考核中获得第一名。

——精准发挥调控职能,集中财力办大事。下达资金10.46亿元,对21家钢铁企业化解产能进行奖补。拨付资金2.6亿元,重点支持新材料、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轻工、纺织传统行业12个技术改造项目,支持物流标准化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统筹整合各渠道资金31.08亿元,保障东环路、机场路南延、东区道路、军师华府配套基础设施、城市排水防汛设施等29个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筹措资金1.5亿元,支持全国文明城创建。下达专项资金7.2亿元,支持“煤改气”“煤改电”、焦化行业压产、新能源汽车推广等。累计投资46亿元,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顺利通过省级考核,我市被评为优秀等次第一名。统筹财政资金1.33亿元,重点支持飞播造林和紫山植被恢复建设等。减免税收22.1亿元,惠及企业23万家;取消、停征收费和基金18项,减免37677万元,降低企业成本。拨付产粮奖补资金23825万元、产油奖励资金1450万元、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和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资金3097万元,促进粮油生产发展。

——强化公共财政理念,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整合各级涉农资金89项、9.28亿元,整合率达到97%,超过省定整合率12个百分点,推进扶贫攻坚工程顺利实施。拨付资金7.6亿元,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筹集拨付就业专项资金1.74亿元,保障5198名公益性岗位及社保支出需要,对9674名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进行补贴,对1003名高校毕业生给予见习补贴。研究制定《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争取补贴资金2502万元,降低创业融资成本。拨付资金7.6亿元,支持火车站改扩建、市内道路改造、大修和绿化、清水入沁、滏阳河河道治理等,市容市貌显著改观。拨付资金1.48亿元,用于图书馆改造、青少年活动中心、特教中心等公益项目建设。

——财政改革纵深发展,优化完善体制管理。出台《市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落实区划调整、省财政直管县改革政策。制定改革方案,建立统一、规范、稳定的市对下财政体制。推进水资源税改革,入库水资源税2.35亿元,比改革前增长1.1倍,财政部、水利部和国税总局等3部委给予充分肯定。

——严格财政监督,强化财政风险防控。开展“小金库”及各类财经违规问题清理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理排查。开展政府债务管理自查自纠和清理整改等工作,依法依规制定存量债务处置措施。研究制定《邯郸市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风险防范和化解长效机制。

二、2018年预算草案

(一)2018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按照新的财政体制,市本级税收全部下划市管区,非税收入预算安排15.6亿元,加市管区体制上解后,初步测算,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为72.3亿元,加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14.7亿元,支出预算共安排87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市本级收入预算55.2亿元,安排支出预算58.3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市本级收入安排8.8亿元,市本级支出安排8.8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45.6亿元,增长12.9%;支出预算安排143.2亿元,增长13.7%。

(二)市本级重大支出政策及预算安排情况

——助推转型升级,提升发展水平。一是安排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5800万元,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安排产业引导资金4500万元,鼓励企业上市,以现代服务业引领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三是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支持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建设“宜游邯郸”。四是安排开放经费及金融专项经费1180万元,支持对外开放,推进金融创新和普惠金融发展。

——支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一是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3650万元,支持市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孵化转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应用技术研究。二是安排科技资金275万元,用于科学技术普及、项目评审等。三是安排引进人才及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工作站经费1070万元。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围绕实施民生工程,落实民生政策,保障民生投入需要。教育事业,安排31383万元,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落实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动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社保就业,安排73085万元,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补助、优抚对象补助等民生提标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

促进就业再就业。公共卫生,安排17846万元,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巩固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支持基层卫生机构及“健康小屋”提档升级,促进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事业,安排5820万元,促进文化发展,推进文化宣传,支持民间艺术推广,支持惠民演出、送戏下乡、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图书馆、群艺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公共安全,安排9830万元,支持“平安邯郸”建设,实施天网覆盖工程;提高政法部门执法办案水平,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安排240万元,用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一是安排2409万元,实施精准扶贫,落实扶贫政策,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支持产业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二是安排8000万元,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安排2821万元,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土地流转率。四是安排2500万元,用于生态水网、引黄入邯工程购水及管护,保障水源稳定,保障农业发展。五是安排1275万元,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落实农业保险补贴,推动奶业发展及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病虫害防治。

——强化生态治理,推进绿色发展。一是安排14381万元,支持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二是安排25533万元,用好南水北调水,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开展滏阳河、沁河等河流水体达标治理,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保障河系水源。三是安排4281万元,支持西部生态屏障建设、紫山植被恢复、太行山造林绿化、西部山区飞播造林等绿化工程。

三、认真做好2018年预算管理工作

(一)严格依法理财,强约束、抓规范。深入贯彻即将出台的新《预算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制度,依法行使行政决策权和财政管理权;强化预算执行力度,提升预算管理法治化水平。加强财政监督,重点关注扶贫、污染防治、养老、重大科技等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细化预算公开内容,不断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对预算执行、调整的监督。积极配合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尽快实现市级人大预算联网动态监督。

(二)突出收支监管,强质效、求均衡。强化财政运行监测,发挥综合治税功能,依法加强税费征管;建立健全收入监控体系,坚决防止乱收费以及采取空转方式虚增财政收入的行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以绩效为导向,严格支出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进一步盘活存量,结余资金以及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加强分析督导,督促县区支出进度,督促部门缩短资金使用周期,确保全市一般公共财政支出进度达到95%以上。

(三)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强调控、促发展。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集中财力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等领域,加快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统筹安排各渠道资金,保障职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火车站改扩建、西部旅游环线、城市轨道交通、国道107改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PPP项目由抓签约落地向抓开工建设转变,用好用活“蓝天基金”,争取早投资、早见效。

(四)坚持公共理念共享,强重点、保民生。围绕“七有”领域民生要事实事,倾力支持各项民心工程实施。进一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低保、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补助标准。做好资金保障,支持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大投入,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强乡富村”工程,推进乡村振兴。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激励、增动能。进一步完善市对区体制措施,实施“激励加约束”机制,激励各区加快发展、增加自有财力。实施排污费改税改革,开征环保税,研究费改税后市以下配套措施。总结完善水资源税改革,做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准备。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成果,进一步优化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机制。

(六)严密防范财政风险,强管控、守底线。健全政府债务常态化管控机制,规范运用新型融资模式,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健全完善资金偿还机制,形成项目投入、产出、偿还的完整链条。督促县区政府全面落实保障责任,做好“三保”工作。强化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下一篇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