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脉”中的大千世界

2020年12月11日

在树叶上绘画,您听说过吗?在我市80岁老人朱余尧手里,这一片片树叶经过工艺处理变得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山水画、人物画、花草画竟在小小的树叶上一一呈现。当你看到老人在树叶脉络上制作的叶脉画时,你会感到非常惊艳!

如今,朱余尧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叶脉画技艺代表传承人,依然陶醉于叶脉画创作。

树叶发酵终成“脉”

朱余尧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学习食品工程专业,曾是邯郸市酿造总厂的一名高级工程师。2000年退休后,他便开始享受天伦之乐。朱余尧讲述,他的父亲年轻时爱画画、爱做工艺品,也曾创作过叶脉画,朱余尧耳濡目染,后来父亲为生活考虑中断了叶脉画创作。

朱余尧退休后,一次逛公园时,他看到地上的一片落叶,部分叶肉好像被虫子吃掉了,叶子显现出一条条清晰的叶脉,变得晶莹剔透。朱余尧想起了父亲的叶脉画,在叶子上作画的想法开始在他的脑海里萌生,但想制作成功还需费些心思。于是,他捡了一些树叶回去研究。

“叶子上有很多有机物,去掉叶绿素和蛋白质,留下脉络。”朱余尧说,落叶太脆无法去掉叶肉,只有新树叶才能使用。研究了大半辈子酱油、醋的朱余尧,竟运用自己的酿造知识,来解决这一难题,这一“捣鼓”就是三年。朱余尧将各种发酵材料搬回了家,各种酸臭味扑面而来,飘散在屋内每个角落,他的研究刚开始遭到了家人反对。为了制作叶脉画,朱余尧继续埋头研究,冬天为了达到发酵温度,他将树叶包裹在容器里,放在温暖有灯的鱼缸里或密封的高压锅里,尝试了各种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道工序处理后,朱余尧终于将只剩下脉络的叶子制成。

一枝一叶总关“情”

双寿齐鸣、巾帼英雄、国色花妍、渔歌、雄鸡、仕女图……在朱余尧的家中,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叶脉画让人赞叹不已,整间屋子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中国风”扑面而来。靠近仔细观看,发现从画中可清晰地看到叶子上的脉络,独特的工艺让人感叹。放眼望去,所画山水,如诗如画;人物鸟虫,栩栩如生。

在薄如蝉翼的树叶上作画,难度可想而知。朱余尧说,在创作叶脉画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难题,需要开动脑筋不断尝试来解决。比如为避免漏墨现象,他研制出一种液体浇洒在叶子上,这种液体既可保护叶脉,又彰显叶子的晶莹剔透,最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在上面泼墨涂彩绘画。

朱余尧介绍,叶子腐化、挂膜、绘画,可谓叶脉画最关键的3个步骤,首先选叶子就很有讲究,5月至10月是最佳采叶期,有的树叶肉多但脉络非常软、脆,有的树叶肉少但脉络适合作画。叶子选好后,在制作中每次还会有不少叶子被废弃,经过层层工序打磨,可以作画的每片叶子都饱含心血。为了找到适合作画的叶子,朱余尧经常和家人在公园、郊外采集树叶,甚至远在外地的朋友也在帮

他留意,桐树叶、兰花树叶、杨树叶、菩提叶、芭蕉叶、葫芦叶、核桃叶等,都成为了朱余尧的画板。

返璞归真勇创“新”

退休后,朱余尧在研究制作叶子的同时,开始学画画、写毛笔字,以提升叶脉画的创作艺术性。在他诸多惟妙惟肖的叶脉画作品中,有很多是“诗配画”,即手书诗句作为叶脉画的点睛之句,如钟馗肖像配有“火眼辨善恶、神威荡妖魔”,关羽画像则是“忠心昭明月、义士壮乾坤”,鸟和桃子则为“双寿鸟长寿桃、人活百岁寿字兆”……

随着朱余尧不断精心创作,他的叶脉画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如今在邯郸、天津、山东等地的文化市场上,都有“朱余尧叶脉画”的影子。多年前,为了更好地总结自己多年的创作,他出版了

《朱余尧叶脉画选》,同时《词曲巾帼颂》一书为叶脉画配上了他自己所作的词曲,诗情画意令人陶醉。现如今,随着工艺不断改进,叶脉画由繁至简,只需六七道工序便可制成。此外,他的儿子朱庆毅成为叶脉画第二代传人,创新手法开辟电脑绘图,父子俩合作创作出了电脑版叶脉画,减少了制作成本。

“叶脉画是生物技术与工艺美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寄托着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情愫。我要让叶脉画成为一种人见人爱、颇具收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朱余尧老人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邯报融媒体记者曹璐/文郝群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