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锐评

2019年08月14日

“国家专项计划”的隐忧,不应该让考生承担

□南方

因为三次退档河南贫困县考生而身陷舆论漩涡的北京大学,8月11日宣布退档处理过程存在不合规之处,该校招生办公室的退档理由不成立,北大将补录“国家专项计划”中被退档的两名考生。

今年北大在河南省投放了8个国家专项计划的理科招生名额,两名考生符合分数在本科线之上并服从专业调剂的计划条件,而且分数排名恰巧是第一志愿中的第七、八名,所以被北大提档了。但他们的高考分数比北大正常在河南省的理科录取分数线要低100多分。但20分钟后他们就被北大以“高考成绩过低,据我校教学强度,考生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退档,而且在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拒绝退档后,北大以相同理由反复退档了三次。事件

火速引发关注,缺乏契约精神、唯分数论的质疑之声纷纷向北大袭来。

现在北大认了错,并且决定对两名考生进行补录,可以说是亡羊补牢。但这一次北大在舆论关注下改变了做法,并不代表国家专项计划本身遭遇的现实问题,以及在重点高校尤其是名校激起的忧虑,就能得到解决。

北大这种顶尖学生云集的高校,对录取分数过低的考生感到忧虑其实不难理解。但国家专项计划本来就不是以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的,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录取标准,其目的在于为贫困地区无法享有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考生们提供更多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通过国家专项计划的单独通道以相差很大的分数录取进来的考生,是否会对其他考生造成不公平,要怎么才能在其中达到平衡,怎么防止被

有心人利用挤占名额,是政策制定者和重点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学之间需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而怎么能让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考进来的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节奏,是否需要开小灶或教学计划上做一些调整,是学校本身需要思考和实践的。

总而言之,国家专项计划遭遇的现实问题是存在的,政策需要完善,问题也需要妥善解决。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让考生来承担高校的忧虑,更不应该试图通过排斥符合录取资格却不符合高校期待的考生来解决问题。

国家专项计划增进教育公平、打破阶层固化的初衷很好,但怎么才能让这个初衷落地,怎么做好考生之间的平衡,怎么让贫困地区考生真正有机会获得优质教育资源,都是需要探索的挑战。

公职人员自身过硬,就不怕所谓“坑夫”

□彭湃

13日下午,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官方微博发布通报,公布了对渝北保时捷女车主交通违法纠纷的调查处理情况。调查发现,童小华在担任渝北区公安分局石船派出所所长期间涉嫌其他违纪问题,经渝北区公安分局党委研究决定,免去其所长职务,对其立案调查。

重庆保时捷女车主李月街头跋扈引发众怒,她一手牵起来的藤蔓,最终还是把身为派出所所长的丈夫扯出来了。

事情走到现在这一步,当然与李月的性格与处事方式有关,不过,偶然之中有必然,一个人行事张扬、大言炎炎的背后,仍与其所依恃的权力背景有关。此番童小华被免职,尽管是因其他违纪问题被免职,但等同于

直接抽离了权力背景。

相反,保时捷女司机李月的高调跋扈,在普通家庭不过是脾气暴躁,充其量只是“惧内”“耙耳朵”的坊间笑谈,但对于身为正科级干部的童小华而言,这就变成一个严肃的党员干部家风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齐家”是“治国”的前提,管不好身边人,就难言自身的廉洁正派。李月能折腾这么久,很难说不是周遭在忌惮背后的权力背景。这恰恰说明,领导干部家风败坏、持家不严,哪怕没有直接用来腐败犯罪,也是影响极其恶劣的。

保时捷女司机李月成了“严春风书记事件”之后“实力坑夫”的活案例,但是,别把事情往“红颜祸水”的封建话语上头带。严书记的腐败犯罪、童所长的“违纪问题”,之前就存在,不是夫人们逼他们违法、违纪的。无论有没有“坑夫”行为,在如今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早晚会东窗事发的。

此次通报,把李月、童小华的家底都披露出来了。没办法,他们的家底已不仅仅是个人隐私,而是关乎权力是不是溢出边界、公共利益是不是受到损害的大命题。不全披露出来,整件事情交代不清楚,公众的疑虑无法消除。

这份通报也再一次提醒人们,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实力坑夫”,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公职人员能不能正确对待权力、能不能养成好的家风。

“专业鉴渣师”未必鉴“渣”却鉴“傻”

□伯扬

“专业鉴渣师”帮你远离渣男,不满意全额退款,2元钱就能鉴定“渣男”……近日,一则“当下年轻人的鉴渣术”话题引发网友热议,与之一同浮出水面的,则是网上的“鉴渣服务”。

拥有购买鉴渣服务需求的群体,往往就是情侣、夫妻。有需要才有市场,“鉴渣服务”的火热,无疑是寄附在亲密关系中的信任裂缝之上。“亲密有间”,这样的局面令人遗憾。

购买“鉴渣服务”者,的确也有其合理的心理需求。正如萨克雷在其成名作《名利场》中所说:人性的确如此,既轻信又爱怀疑。

希望参考“专业鉴渣师”的看法来获得“确定”的信任,或许无可厚非,但所谓“专业”的“鉴渣服务”绝非可靠的窗口。

其一,“鉴渣服务”在测试过程中,被测者除了QQ号、微信号等基本信息会被公开之外,性格、喜好等个人信息也会被泄露。这不仅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还会将私生活泄露出去,到头来,没准会让另一半遭遇精准诈骗或勒索。

其二,“专业鉴渣师”所谓专业,其实就是一个幌子。报道提及,那些“鉴渣师”进行鉴定服务时,全靠测试员自由发挥——说白了就是抓住咨询者的心理,忽悠就可以了。也就是

说,就算信息不会被转卖,被骗财或许难免。

仔细对比不难发现,所谓“专业鉴渣师”,跟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原谅宝APP”有些异曲同工。其实“鉴渣”也不过是“原谅宝APP”翻版罢了:他们都是利用了买家对感情的懒惰和没耐心,也都不免骗财嫌疑,你信你就输了。

“鉴渣服务”未必能鉴出被测者的“渣”,只能鉴定出购买者的“傻”。对此打着咨询、鉴定的幌子,获取和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个人该长点心,有关方面也该留些神,必要时将其纳入监管范畴,为被骗者维权撑腰,也对骗取隐私的行为精准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