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锐评

2019年03月15日

部长“萌语”表达,传递“两会”话语新风

□辛京舍

“两会”即将结束,部长通道上的不少“萌言萌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表示,今年要将打击欺诈骗保作为医保工作头等大事,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新的“唐僧肉”;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谈到中国足球时说:“中国足球这些年来一直都在低水平徘徊,我们也很着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不减负,学生不高兴,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互联网时代的兴起,整个社会的话语体系都在被重塑,新词、新的表达方式的不断涌现,也丰富了社会的表达方式。“两会”话语乃至更宏观层面的官话系统,自然也不会自外于这种大的社会趋势。

“两会”作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和民情民意上传下达的平台与渠道,它的话语风格,其实也是议政质量与民意打捞程度的一个重要观察窗口。

从另一角度看,“两会”话语与网络话语无缝对接,也增加了相关议题、政策的舆论曝光度,继而增进了民众对“两会”的了解和关注。

部长们活用民间话语,不只是展现出亲和的一面,也直接提升了政策的透明度。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了民间话语与“两会”话语、官话之间的隔阂,变得直来直往。毫无疑问,这种大白话的风格不仅受众乐于接受,也客观上压缩了猜疑的空间,让回应变得更实在。

话语风格的变化,绝不只是表面上的措辞、修饰的刻意为之,也离

不开背后的治理进化的支撑。一方面,主政官员能够以民众喜闻乐见,或者说就是民众的话语来回应社会关切和痛点,离不开对于民情民意的务实打捞;另一方面,学会用民众的方式“说话”,不装、不端,也是站稳为民立场的重要一步。

一套与民间话语没有隔阂的“两会”话语,是庙堂与江湖共振的直观体现。当然,这种话语新风,不应该只体现在“两会”会场,更需要传导到更多的地方和部门,形成一种主政、治理的常态。比如,讲话、通报,少一点官话、套话,多一点大白话、百姓话;回应舆情,更及时、更接地气;政策出台,更高效地打捞民众意见……如此,“两会”话语新风,才会升级为治理新风。

攻击遇难女生,心理该有多么阴暗

□凤起

埃航空难中,有8名中国公民遇难,其中一名遇难者是来自浙江的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在她的微博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哀悼。没想到的是,其中不乏人身攻击的声音。

生命之花尚未绽开便无声陨落。对她的父母来说,痛失独女,其悲孰甚;对于公众来说,由恻隐之心生出“物伤其类”的悲悯,应是人之常情。

然而,事情的走向让人始料未及。不打开遇难女孩的微博,可能都无法想象一些人的心理到底有多阴暗。有一些网友,用极尽羞辱性的语言,辱骂这个刚刚殒身异国他乡的年轻女孩,有人甚至说她死有

余辜……更多的语言,是任何一个稍微受过一点教育的人、稍微有点良知的人,都难以启齿的。人血馒头的故事在舆论场不知上演了多少轮,有人痛失至亲,有人却能借此在社交场上掀起一次又一次邪恶的集体狂欢。

这里的“恶”有两层,一层是曝光隐私,将逝者过去的生活一一展露人前,毫无半点对生命与死亡的敬畏。逝者已矣,无法辩驳,只能忍受人们无止境的窥探。如果逝者“不幸”,再是个妙龄少女,有点私生活的“花边”,更容易被嗅觉灵敏之人捕捉,推上道德的审判台反复吊打。

另一层则是对遇难者生活方式的仇视。这背后的逻辑就是,你年

轻、漂亮、能住得起几千元一晚的酒店,就意味着你的人生充满原罪。那些喷子的愤愤不平,究其根本,还在于人性中的仇富心理。

生而为人,我们起码要保有对同类的尊重。同情,源于人性,也是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出复杂社会的基础。仰赖于“同情”,我们才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形成最起码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形成最基本的法律和规则。

是什么原因让喷子们人性中的同情心蒙尘,只留下了嫉妒、仇视、冷眼旁观,这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但无论如何,即便深陷困顿、心有不忿,转而向遇难者“开炮”,都只是个懦夫。而打着“绝对公平”的旗号,罔顾人性人伦底线,也令人不齿。

“夸夸群”可以有,但千万别形成依赖

□王军荣

近日,各类夸夸群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在夸夸群内,被人夸奖是家常便饭,有电商平台还推出了“夸人服务”。专家表示,这种方式虽然能让人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但年轻人遇到压力时应该选择更健康的排解方式。

不管是被人无意中拉进“夸夸群”,还是付钱进入“夸夸群”,进入“夸夸群”,无非是想听到赞美,可这些赞美的词往往言不由衷,甚至是玩套路的。明知道对方是在说假

话,明知道对方的夸赞是毫无意义的,却仍然愿意听,这算不算一种“病态”?

似乎每一个人都需要被人夸赞,一旦被别人夸赞就觉得开心,遇到挫折或心情不佳时被人夸赞,心情更是会美丽起来。这的确不假,但偶尔一试倒可以,如果依赖这样“虚情假意”的“夸赞”,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人有被夸赞的心理需要,但别人的夸赞必须是真诚的,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知道自己是不是配得上别人的夸赞。而在“夸夸

群”中的夸赞却是无原则的,别人根本就不认识你,却对你说了一大堆夸赞的话,是不是就要信以为真?

诚然,在“夸夸群”中获得夸赞,让自己的心情愉悦一下,无伤大雅,倒也无妨,最怕的就是对这样的群有一种“依赖性”,听多了好话,其他话都听不进去了,那就需要警惕了。

虚假的夸赞听多了,不是件好事。年轻人有心理方面的压力,可以利用运动、找亲朋好友聊天等方式解压,如果对“夸夸群”过分依赖,则要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