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城市简史》

2021年06月07日

郝良真著

84

三、滏阳河水运

20世纪以后,京汉铁路的通车与邯郸站的建成,促进了磁县、邯郸西部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和彭城一带陶瓷业的迅速发展,磁县和邯郸境内的煤炭、陶瓷及各种土货物资,就是通过这条航线下沿运河各县以至天津等地。

当时,滏阳河航运的大小船只上千艘,大船载重50吨左右,小船载重10吨上下。峰峰一带的煤炭、瓷器、铁货、粮食等货物,主要是通过航运下销沿河各县,再将日用百货、煤油、染料、食盐等物资从天津等地运至邯郸各县。在1920年前后,仅怡立煤矿的河船(45吨至60吨)每年由滏阳河运入邯郸、永年、曲周、鸡泽、平乡、巨鹿、新河、冀县、衡水等地的煤炭达数十万吨。可见,自民国初期以来,滏阳河这条航路日趋重要,成为邯郸境内的一条黄金水道,在近代邯郸的再度兴起中,发挥了特别重要作用。

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天)津磁(县)航线逐步更换汽船后,不仅缩短了航期,而且使货物运量大增。据民国本《磁县县志·地理志》记载,“滏阳河……至马头镇,河广水稳,航运便利,经邯郸、永年……直达天津。彭城瓷器与西佐、峰峰之煤,赖以输出者不少,而杂货等逆流而上者亦很多。”抗日战争前,滏阳河上航行的船只多达千余条,沿河赖以水运为生者高达10万余人。通过邯郸转运的煤炭,有一半就是通过滏阳河水路输出的。滏阳河沿岸的马头、张庄桥、苏曹、冯村、

苏里等都是相当热闹的水运码头。在邯郸最重要的航运码头是苏曹,当时这里设有控制水上运输的船局和船工,还有船商供奉的河神庙,并有不少经营铁货、货栈、客栈的商户。当时流传的“桥西有座河神庙,滏阳河里行舟船”的民谣,就是苏曹滏阳河航运繁忙的真实写照。

四、邮电通信设施建设

邯郸近代邮电通信的开办,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设立的大清邮政邯郸代办铺商。据《大清邮政章程》,到1910年,邯郸又设大清邮政分局(二等),成为邯郸进入近代城市的一个标志。

民国4年(1915),在邯郸车站附近西南庄马路街设立中华二等邮政分局,邮政依托铁路比较便捷,并在苏曹、张庄桥、河沙堡、户村、牛叫河、王化堡等处设立6个邮政代办所,在南门里、柳林桥、尚壁、苏曹设立了4个邮政信柜。1919年以后,邮政业务开始增加汇兑、平信、挂号、邮政储蓄等业务。在大邯、邯武公路汽车运输业兴办以后,又开展了代运邮政业务。到1931年,还开办了国际快递邮件业务。

随着近代以来邯郸经济的发展,近代通信设施开始建设,电报、电话设施也相继出现。1920年5月,为发展通信,由顺德(邢台)至(清)丰(南)乐线路间,在邯郸境内架设15根电杆,开通了邯郸—邢台、邯郸至安阳的电报电路各一条,并建设了简易发报房,采用当时的“莫尔斯”人工发报机。从此,邯郸开始使用电报这一近代信息传递手段。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交通部在邯郸城内西门里设立了邯郸电报局,安装莫尔斯发报机3部,开通了邯郸东至大名、南至安阳、北至邢台等地的电报通信业务。

邯郸大约在1929年开始有了电话设施,当时邯郸的电信业务属于大名区属。据《本省长途电话概况》介绍,1933年河北省于天津、大名分别设立了两个长途电话局,第二局设于大名,以后又移驻邢台,邯郸县在第二局的管辖范围内。邯郸县政府在城内西门里建设局安装了电话总机,并于城内装有电话11部。其中在城内的县政府、公安局、财政局、保卫团、车站公安分所和城外的代召、河沙堡、张庄桥、户村、王化堡、尚壁等

处都开通了电话。到1933年以后邯郸才安装了长途电话,架设了通往成安、大名、安阳、沙河等地的长途电话线路。这些电话通信设施除供政府使用外,也为商界提供通信服务。

近代邮政通信设施建设,是邯郸具备近代城市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为邯郸近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近代化的信息手段,促进了商品经济信息的快速交流,在民国前期邯郸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农业与矿业的开发

在民国前期,邯郸近代交通的发展和工业企业的创办以及商业经济的日益兴旺,极大地促进了矿业资源的开采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发展,尤其是沙东水利的兴修与井灌技术的推广,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而且刺激了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结构。所以,农矿业的开发加速了邯郸城市经济的近代化进程。

一、水利设施建设

(一)沙东水利的兴修

1920年,邯郸大旱成灾。次年,直隶省署通令各县兴修水利,以备防旱。地方乡绅李同安、李金兰、院好谦、院国华、常金华等人,经与县劝业所长王铭鼎商量,决定倡议兴修沙东一带的水利设施,当即得到县知事陆荫楣的赞同与支持,于是便动工建设。

沙东水利工程分为四次进行建设,1921年动工由罗城头闸(该闸旧有南、中、北三沟)向东开挖一条新沟渠,称“东沟”。位于原中沟以南,新开东沟引滏阳河水灌溉沙东农田,增加灌溉面积16800余亩。1922年动工新增水浇地4790亩。两期工程使沙东受益村庄达21个。1923年动工的水利工程又延伸到代召等7个村庄,新增水浇地2750亩。1928年南上宋、西留庄等村又请用余水灌溉,再增水浇地1800亩。至此,沙东水利工程全部告竣,总计新开水浇地26140余亩。

沙东水利工程全渠分为干、支渠三段:干渠自滏阳

河东岸至李家口村西小桥,长6.5公里,当时称为公干沟。支渠两条:自李家口村至堤南堡村东北为南支渠,长6公里多,当时也称为南干沟;自李家口村西小桥至刘家庄村东系利用原有沟渠,为北支渠,长7.5公里,当时称为旧干沟。为了加强对新建沙东水利干渠进行有效的管理,还专门制定了《沙东水利条规》:“公干沟凡每年修浚,一切经费均由公按地出钱夫。灌溉时按地分期。沿沟一带桥梁为县有公共之建筑物,应归附近各该村庄永远保护。”并对东沟开放的时间以及沙东各村庄利用干渠灌溉的先后顺序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沙东水利全渠建成之后,受益的村庄总计有30个之多,实现新增水浇地面积1733.3公顷。由此可见,沙东水利建设对开发东部农业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民国前期邯郸最大的一项农业水利工程。

(二)井灌技术的推广

1920年前后,为救旱灾,直隶省政府制定了《凿井办法大纲》,开始在全省积极推广井灌技术。同时,由华洋义赈会救灾总会提供凿井贷款,“于民国十年在山西太原,河北正定、邯郸、定县一带,挖掘水井七千余口,当时工赈既可全活甚多农民,迄今甚受其益”。实行工赈凿井灌溉,包括邯郸县在内的冀南各县农民自然受益匪浅。

1916年陆荫楣任邯郸县知事后,开始大力提倡井灌技术,他利用与袁述之的私交,争取了袁的个人捐洋5000元,作为凿井费用,贷款给农民使用。“民国十二年,大名镇守使孙公禹行,由罚款项下拨款3000元,归邯郸凿井费用,一切办法与袁公井无异,惟定名为邯郸救荒井,名称上微有不同耳。”在袁述之、孙公禹行的资助下,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邯郸农村掀起了一个打井热潮。井灌技术之所以迅速得到推广,是因为井灌投资较少,见效很快,并容易掌握。“乡间农民咸知井泉之益”,受到乡村农民的欢迎。因此,除贷款打井之外,自费打井者甚多。经过十多年的打井建设,至20世纪30年代初,全县共打成水井3000余眼,“辟井田数十百区”,分布全县各地,初步形成了农业井灌网。井灌技术的推广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拒自然灾害能力,促进了全县农业发展,同时也为农业的商品化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