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走出的文明之路

2019年02月24日

——电影《流浪地球》影评

张世贤

电影真的很好。

它在同一个世界里选择不同的角度讲了和原著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故事。这是我这几年见过的最好的改编,给了导演巨大发挥空间的同时让人感到原汁原味,这非常难得。

特效给的很足,甚至从量上超过了我的预期。特效自然是科幻类电影的一大看点,不过就这个故事本身来说我没想到能看到那么多的特效。贯穿全片的重工业风令人热血沸腾,巨大的行星发动机还原度之高令人赞叹。

不过我觉得本片最大的看点并不在特效上,虽然说特效是必需品,但并不是核心。本片的精神内核完成度之高,让它可以昂首挺胸地对全世界说,我是一部科幻电影,我是一部中国科幻电影。

什么是科幻?那是文明对未知的思考、是极境对人性的衡量。科幻的本质是在写人,或者说是在代入当今人类文明思维模式的前提下去想象一切。流浪地球很科幻,首先大刘给出的背景很合适,(并不是说设定无懈可击,但科幻作品永远不是科学作品,能表达科幻该有的东西的设定,都至少是有价值的。)而改编所选择的这个时间节点真的太棒了,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片中的主体事件在小说里都被一笔带过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事不重要,而是受限于作品的文体与视角,没有展开去写罢了,影片选择这里作为发力点,既最大限度避免了改编

带来的违和感又很精准的营造了科幻必备的极端环境,用心良苦。

什么是中国科幻?那是以中国文化为精神原动力所创作出来的科幻作品。不一定是中国人,不一定是中国的事,但作品的底层思维是中国式的。流浪地球就是最纯正的中国科幻。只有中国那悠久的历史才能让人想出跨越两千五百年的文明大迁徙;只有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家的意义,才能让整个文明面对深邃的宇宙时依旧寸土不让。传统一向如此,这不是携带荣耀的远征,而是保卫家园的守护。中国,理应为科幻提供如此肥沃的土壤。

本片的剧情很直,却一点都不简陋。它把大家与小家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矛盾乃至整个文明的韧性与选择梳理的很通畅。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角因失去亲人而痛苦,可以看到军人因失去目标而疯狂,可以看到因看不到希望而自杀的人,可以看到坐以待毙的行尸走肉。好像每一个人都可以矫情,并且最终都会崩溃。可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救援任务以超饱和的状态完成,不可能的希望在全人类的努力下变为现实。乍一看好像现象与结果完全没有因果关系,甚至可以说极不合理。但这恰恰就是影片要表达的要点所在,它全篇都只是在以一小部分人的视角去看一个文明级的巨大事件,人的个体是矛盾且复杂的,所以会发生无数的意外或者人为的事故(这在符合人性的

同时也丰富了作品的戏剧性,让故事有了具体的内容从而变得好看起来。),这固然让人纠结甚至恼火,可如果从文明的视角去看,在庞大的基数下,这些都是“可以被原谅的错误”,文明作为一个概念整体有强大的调整与自我纠错能力,即使存在极限,却依然韧性十足。永远要记住,每一个人都能崩溃,但文明不会,因为总会有人缓过劲来,总会有人想出办法,总会有人继续前进,这听起来很矛盾,但事实就是这样,文明不在乎颓废的个体,因为有其他积极的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文明就是如此生生不息。当然这并不是说文明不会被毁灭,而是个体对文明如此运作的信念会化作希望的源泉。有了希望,才有其他。

本片还有很多“彩蛋”,故事的起点发生在中国,如果我们熟悉的那些地标不算的话,地下城广播中“内边儿走”的京腔与开车刷卡时出现的交通标语也能让人会心一笑。空间站中一开始疑似AI造反的情节也着实令人心惊胆战,虽然最后还是归到了表现文明厚重的主线上,可其中致敬的意味非常明显。

总之,流浪地球给出了一种未来,给出了一种选择。在相对合理的前提下,这就足够了。也许拍摄手法有待精进,各种技术仍需打磨,但这都不影响这部影片成为中国科幻史上的惊鸿一笔。

祝地球好运,祝人类文明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