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月云的烙画艺术

2019年01月03日

张云鹏

现在正值寒冬腊月,但笔者走进临漳县烙画传承人郭月云的工作室,却感觉犹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让人心醉。气势磅礴的“庆改革开放40周年”《春潮图》、栩栩如生的山水虫鸟图、俏皮可爱的福娃嬉闹图……无不让人心潮澎湃。

“这幅是为一位退休教师定做的猪年主题画,一次订了八副。”郭月云目光聚焦在画板上,手里的烙铁如行云流水般勾勒出一只小猪的轮廓,火与木瞬间的碰撞产生丝丝青烟,古色古香。

“现在手里的订单就有十几个,有的只能等到年后了。”郭月云说,烙一幅画少则7天,多则半月一个月,烙画不仅要有技艺,还要让人感觉到意境,不能贪多,宁缺毋滥。

虽说现在烙画迎来了生机,但郭月云的烙画之路走的并不平坦。

郭月云是临漳县南关人,受父亲熏陶从小酷爱画画,上世纪八十年代,美术专业毕业的郭月云被招进临漳县木器厂在各种木器、家具上烙画。那时的烙画是点缀木质家具的,寥寥几笔,简单的花草图烙印在家具上,再上一遍油漆,为家具增色不少。

后来,思路开阔的一位老厂长心

想,何不把烙画作为一项专门技艺发展传承呢?于是烙画工艺车间成立了。

“空旷的平房里,一排排画架分列两旁,十几个工人人手一把烙铁就开始了创作生产。”郭月云回忆说,当时条件虽简陋,但烫画、装框、油漆等分工却很细。

在善于经营管理的老厂长带领下,木器厂的烙画很快打开销路,许多作品还远销到海外,成为厂子又一增收渠道。

“因为有美术基础,所以我烙出的作品更受欢迎,当时计件领工资,比起一般上班的人工资都高。”郭月云自豪地说。

可这样的辉煌只持续了几年,到九十年代初,受国企改革、绘画人才缺乏、烙画费工费时等诸多因素影响,木器厂逐渐衰落。

为了生存,郭月云跟大多数工人一样面临下岗再就业:刷油漆、包沙发、开门市……30多年里,她做了各式各样的工作,被丢弃在储物间里的那把烙铁似乎与她渐行渐远。

十八大以来,临漳民间的一些剪纸、蛋雕、泥人儿等传统工艺在专业

协会的带动下又逐渐兴起。一位身边好友劝郭月云何不把烙画重新拾起来,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呢,丢了多可惜。

郭月云又再次拿起丢了30多年的烙铁开始创作烙画。

2016年4月,郭月云应朋友书画院的邀请创作了一副“江山如此多娇”图去展览。“您这画在哪儿买的?”“想不到还有这样精美的工艺。”去展览途中,一位商人看到这幅画很感兴趣,得知是郭月云自己的创作,连声赞叹,并当场定下两幅。

“没想到,还有人对烙画这么热爱。”那次意外的收获,更坚定了郭月云继续创作的信心和对传统工艺的自信。

近年来,郭月云不仅经常参加展销会和研讨会交流学习,还多次举办了个人烙画展,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会员,郭月云通过协会设立的“中国烙画艺术研究中心”这个平台,结识了国内众多烙画精英,不仅开阔了眼界,技艺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在山东举办一次拍卖会上,她创作的一副1.2乘1米的《逐梦不羁》雄鹰图拍出了千余元的价格。

著名烙画艺术家艾秀琪称赞郭月云的作品,既坚持了传统烙画工艺,又别具一格。

2017年,郭月云成立了工作室,烙画创作逐步走向正轨成熟,为满足各类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除了传统的板纸烙画,她又创新开发了在宣纸、葫芦、卡纸等材料上烙画的产品,题材不仅涵盖了人物、山水虫鸟等,还把建安七子、铜雀三台、鬼谷子、西门豹、邺城、漳河等临漳独特的历史文化以烙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何在传统烙画基础上将漫画、剪纸、雕刻等艺术融入其中,创作出更多元化的作品是我们现在要突破的瓶颈,另外销售平台还要进一步拓宽。”谈到未来规划,郭月云的儿子杨昭旸有更多的想法。

据杨昭旸说,现在,他们正和一家做外贸的书画院谈合作的具体事宜,想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东风,把传统烙画再次送到国外,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是把这门传统技术传授给更多热爱烙画的人,除了能带动更多人致富,也让传统文化广泛流传下去。”郭月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