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衢通于智慧交管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2018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衢通于智慧交管

——邯郸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发展回眸

□赵伟志李永伟苗文金

倘佯在人民路,在川流不息的车海中,那高1.2米的金色护栏格外醒目;行人过街语音提示系统,行人、非机动车人脸曝光系统,“枪球联动抓拍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智能设施的应用;从上世纪70年代仅有百余人的交通大队到今天有着5000多名交警和辅警的“全国文明单位”的邯郸公安交警支队,无不显示着交警支队道路交通管理今非昔比的巨变。

1

从指挥棒到智慧交通管理

走进邯郸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集交通指挥控制、数据采集、查缉布控、信息发布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指挥中心令人眼前一亮,市区路况在两层楼高的监控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70年代初期走上交警岗位、现已退休的交警支队原支队长助理沈永建介绍说,60年代全市共有11个交通指挥岗台(岗楼),交通民警用指挥棒指挥交通,当时指挥机动车行驶主要看汽车转向灯,也可以说,是司机在指挥交警。到了70年代,全市有13个岗楼,但只在7个岗楼安装了信号灯,岗楼里配备一个“拨键式交通指挥仪”控制红绿灯,灯光信号由人工根据车辆通行情况随机而定。这种交管模式被有人戏称为“一个岗楼一个台,一根棒棒管通行”。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春风吹来,人

们解放思想,创新发展。邯郸交警自己设计制作了同期性电子自控灯光指挥信号仪,民警站在岗上,随着灯光信号的变换,辅以手势指挥交通。至此,指挥棒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走进了博物馆。

新时代赋于新使命,新时代有着新要求。在人、车、路高速发展的今天,邯郸交警以“保畅通、保安全、压事故”为中心,在交管模式上向科技要警力,大数据、高科技为交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慧交通。成立了以大数据为支撑,以立体化、信息化为载体,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的现代化指挥中心。这里是信息化警务的总枢纽——一级指挥平台。由330块液晶屏组成的屏幕矩阵,及时而清晰地显示着从各县到市区主要路口的交通状况。随着球型监控,警力分布,电子警

察,智能卡口,枪球联动抓拍,行人过街语音提示,行人、非机动车人脸曝光等系统的应用,从而形成了邯郸市智慧交管的大框架,大大提升了道路交通时实状态的掌控和驾驭能力。由过去常规静态防控向立体化动态防控转变,由传统指挥调度模式向新型网格化指挥调度模式转变,形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交管工作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打、防、管、控一体化新格局。

——掌上交管。先后开通了“邯郸公安交管网——燕赵警民通”门户网站,包括机动车登记、驾驶证管理、道路交通违法、道路交通事故等业务;开通“966005”一号通服务热线、“交警在线”APP手机终端,普及了互联网综合服务业务平台及“交管12123”手机APP办理相关交管业务等,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现代化管理。

2

从手划线到立体交管秩序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着“自行车王国”称号的邯郸,自行车多达百万辆,而汽车还是“高端”产品,尤其小型轿车更是“昔日王谢堂前燕”,驾驶员则作为一种职业存在。那时的交通设施非常原始,全市施划的交通标识标线仅有1万米,且是人工手划:一人拿模具,一人刷油漆。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汽车大幅度增多,剧增的车辆和落后的道路建设、交通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邯郸市先后开展了“畅通工程”“平安大道”等活动,交通设施从路边岗楼,到路中间岗亭,再到直臂横悬式指挥信号灯,交通指挥发生了质的变化。

冬去春来,日月轮回。而如今,昔日王谢的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驾驶汽车已成为如今人们普遍掌握的一种技能。今天的邯郸交警肩负着全市10795公里公路、600多公里市

区道路的交通管理任务和166.8万余辆机动车、214.4万余名驾驶人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邯郸交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一系列崭新的、立体的交管措施亮相邯郸大街小巷:

——借道左转车道。抹去双黄线,借道来左转;打好时间差,一道变多道;增设信号灯,联控引左行;前移停车线,直行阶梯等;标识标线清,畅通安全行。“借道左转法”的延生,体现了邯郸交警的智慧和创意,带来了“见微知著”的神奇效果。

——“网格化”警务管理模式。交警支队以属地化管理为原则,在主城区道路交通管理中,将全市划分为10个大队48个中队网格型警务区域,每个警务区成为一个管理单位,对全市23条主干道、52条次干道、52个重点岗、28个迎检岗,逐点逐段进行责任分解,以网格化管理实现城市道路无缝隙的

交通管理。

——推广“521”管理模式。在全市创新推广了“五定两加强一考核”——即定时间、定人员、定职责、定方法、定标准;加强路面软件宣传,加强交通硬件设施;由中队长实地考核,大队领导评定审核的“521”工作法。

——渠划路口叠加车道。对行道树偏低的交通路口,在右侧的第一车道与第二车道之间,用黄虚线施划出专供大型车右转的车道,并将右侧的右转车道改为直行加右转,右侧第二条车道改为直行车道,方便大型车辆路口右转。这一方法使车道的通行能力提高了25%。

——蓝色潮汐免费泊位。车辆乱停乱放,这一道路上的“肠梗阻”常常导致交通拥堵、秩序混乱。交警支队创新理念,在全市施划了7000多个蓝色潮汐免费泊位,分四大类别,规范机动车停放,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3

从宣传画到全方位宣传矩阵

1976年的交通大队仅有的3个股室中,其中之一便是宣教股。那时由于宣传条件有限,书写板报、悬挂标语是主要手段。80年代初,一组6幅彩色的《交通安全宣传画》使市民眼前一亮,交通安全宣传有了新变化。这也是全国首创的交通安全宣传画。

随着时光的推移,邯郸交警支队的交通安全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媒介、参与人员、受教人员都发生着天翻地履地的变化。

——宣传方式多样化。多年来,邯郸交警针对不同群体,持续开展了“五进”活动,即进农村、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在中小学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小黄帽”“中小学生征文、漫画比赛”等活动;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交通

安全知识学习和法律法规考试;开展“红灯止步第一人”“大拇哥在行动”“万人签名”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交警支队每年都以不同的主题开展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如“礼遇斑马线、共文明互点赞”“聚集交通小红花、争当文明小使者”“文明交通我先行、交通陋习大曝光”“文明交通随手拍”“文明交通五十佳”评选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提高了全民素质,提升了城市文明交通指数。

——群众参与普及化。支队开展的交通安全状况“大通报”,严重交通违法“大曝光”,媒体的集中交通违法“大联播”,组织城市交通文明志愿者和交通协管员对交通违法进行“大劝导”,

“我参与、我践行、我文明、我光荣——文明车贴活动”和“文明交通我践行——万人大签名活动”等文明交通大宣传活动,在用好社会力量、道德力量、科技力量、法治力量和媒体力量的宣传教育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宣传媒介立体化。由交警支队和27个大队共同组成了“邯郸交警新媒体矩阵”,充分利用“一网、一刊、两报、三台、双微、四直播矩阵”交警全媒体宣传平台,结合城市73个路口文明交通宣传栏、17块交通诱导屏、18个路口的30个红绿灯LED屏,全天候刊播文明交通宣传知识;针对农村群众的宣传,利用农村“大喇叭”广播,在农村集会利用宣传车、宣传栏,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普及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

4

从百余人到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

时针回拨到改革开放前,当时的交通大队只有100多人,有限的人员管理着当时邯郸大街小巷的人、车、路。

而如今,一支5000余名交警和辅警的队伍,下设28个交警大队、19个机关处室的邯郸市交警支队为邯郸的经济腾飞和发展、人民群众出行的平安和畅通保驾护航。

几年前成立了女子交警中队,一个个英姿飒爽的年轻警花站在市内多个主要路口交通岗上,成为邯郸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雨雪侵袭、雾霾笼罩、寒风凛冽、酷暑高温,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无论什么样的路况,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邯郸交警始终坚守在交管第一线,疏导交通,维护秩序,为民服务。

——被暴雨浇成网红的交警党璋亮。2016年7月19日暴水袭城,一位一年前刚做了腿部静脉曲张结扎手术的80后交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顾术后腿部不能长时间浸泡凉水的情况,坚持在齐腰深的暴雨中浸泡了近20个小时,引导通行,救援被阻车辆。

——“生死时速”彰显的服务理念。2017年12月10日19时50分,交警机动执勤大队民警接到一女子求助,她家八旬老人病重急需就医抢救。民警立即开启警报、警灯、使用喊话机引领载有病人的车辆赶往医院,沿途交警也相应疏导车辆,为其开启一条绿色救援通道。这样的情景在邯郸街头不时上演,屡见不鲜。

——以“命案必破”态势严打肇事逃逸。几年来,邯郸交警以“命案必破”的决心和态势,严打肇事逃逸行为,邯郸市道路交通事故持续平稳下降,死亡逃逸事故侦破率达97.05%,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为全市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近年来,邯郸交警支队将政治建警、素质强警、考核评警、从严治警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抓实队伍,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形象,交警队伍和交管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邯郸交警支队连续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连续6年被评为省“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优秀单位;并被授予河北省“7·19”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集中侦破‘霹雳’百日行动先进支队”;交警渚河大队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邯郸交警以忠诚、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向邯郸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亦正如邯郸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贾志光所说,心中常思责任重,披肝沥胆写忠诚。为了百姓安全文明出行,我们永远在路上!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