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解医道广育桃李提悬壶普济众生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2018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医道广育桃李提悬壶普济众生
我市评出最美医学老师奖

今年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为激励全市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经基层推荐,市卫计委综合评定,周双俊等7人被授予最美医学老师奖。下面,请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感受他们充满医者仁心、开拓前行的力量,甘于奉献、悬壶济世的情怀。

河北工程大学“全科医学专业”之父:周双俊

周双俊,男,1938年2月生于天津,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曾任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解剖学教授,中国神经科学会会员,河北工程大学“全科医学专业”之父,为邯郸全科医学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双俊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多项成绩:

一、科研工作业绩

1.科研课题“复方中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1998年获河北省卫生厅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周双俊代表课题组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参加1998年“中美联合中西药研究”研讨会,并与我国至今唯一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同台宣读论文和演讲,并当场回答与会者提出的问题,会后参观了美国全科家庭医学诊所。

2.创办了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唯一“全科医学专业”并任第一届“全科医学”专业课程教师。

3.在全国著名的《解剖学杂志》发表综述“解剖学研究新进展”等十余篇文章及论文。

4.组织创办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唯一的全国性科研杂志《中国全科医学》并任主编十余年,同时主编《邯郸医专学报》。

二、教学业绩

1.教学上,除任教《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学》等课程,还为学校影像专业开创了《影像解剖学》。

2.主编我国第一届专科用《正常人体解剖学》,主编河北省《乡村医生手册》。

3.由于教学科研成绩突出,于1981年评为讲师,1987年评为高级讲师,1988年评为副教授,1993年被评为学校第一届教授。

4.1996年至2004年由省教委推荐为省高校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任医学组组长,后又升任河北省教委高校高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

5.任职教授后,省教委批准周双俊与河北医科大学杨天祝教授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并因此延长聘任至2004年退休。

6.退休后被聘为教学督导组丛台校区组长,至2008年不再兼任学校职务。

三、行政工作

1.1970年学校恢复招生后,历任班主任。

2.1982年学校又恢复专科班招生,任第一届

专科班——15班班主任。

3.1985年任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分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附属医院等工作,并继续承担教学工作。

“草根院长”:李联祥

李联祥,男,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原院长。1977年9月毕业于河北承德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任人体解剖学及胚胎学教学工作。2005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任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及院长,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党组织培养和广大教职工信任、拥护下,1989年他走上领导岗位,先后从事过基层党务、教务和科研管理等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他都能和其他领导成员团结合作,共谋事业,带领所管辖部门的全体职工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各项方针和政策,带领职工热爱本职工作、干好本职工作。由于成绩突出,受到省、市和学校各级领导的好评。如999年5月1日他所管理的基础医学部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先进集体”,他本人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党员,河北省卫生厅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并于1987年被评为河北省“树、比、学”先进科技工作者,受到各级领导和学校广大职工的好评。

从工作开始到退休,李联祥一直关注基层建设,认真倾听来自普通学生和职工的心声,并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不断推动学院进步,因此他被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为“草根院长”。

为了掌握一线教学工作,他承担了专科、本科专业的解剖学和视光专业的眼的解剖与生理学的教学工作。在教材短缺的情况下,他带领大家利用节假日和暑期时间,编写了《眼解剖组织学讲义》。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教,注重教书育人,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摸索并总结出了一套适应该专业的教学方法,把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难以记忆的解剖学知识讲得津津有味,引人入胜,赢得了历届学生的好评。2005年他的人体解剖学科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6年他被评为校级名师。

在完成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同时,他挤时间开展科研工作,率先在我国开展了“眼、脑组织胚胎学及先天性疾病成因”的探索和研究,1980年以来,先后在《荷兰临床生物化学学报》、《中华眼科杂志》、《中国神经再生杂志》等学术刊物发表学

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2篇。主持河北省科技厅项目3项,省卫生厅2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胎儿眼、脑发育的系列研究,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丰富了眼、脑胚胎发育及发育病理学方面的内容,目前这些内容已被多种杂志和书籍所引用。

他热心培养青年教师,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煤医、苏州大学聘任他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多名。退休之后,他受聘邯郸市儿童医院科研指导专家,与院领导、科室负责人,针对医院条件和优势,确立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和《新生儿时期罕见疾病的诊断与研究》主攻研究方向,并组建了研究团队,指导青年医师积极开展临床研究。仅仅三年的时间,该团队省科技厅立项3项,卫生厅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期刊7篇,国内核心期刊5篇。

四十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陈育民

陈育民,男,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原副院长。1979年9月毕业于河北新医大学邯郸分校(现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退休。

1980年12月至1981年12月在河北医学院邯郸分院医学提高班学习,1986年8月至1987年7月在河北医学院硕士课程进修班学习。在留校任教期间,曾先后担任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医学检验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等职,驻邯高校合并后任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正处级)。

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9月当选为河北省免疫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2002年10月当选为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6年8月当选为河北省免疫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2007年12月当选为河北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2010年8月当选为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10年10月当选为中国免疫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2014年8月当选为河北省免疫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14年11月当选为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多次被评为河北省医学教育优秀教师,1997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师。

主持与主研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1997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8年获河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邯郸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多次。2001年被评

为邯郸市第三批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主编教材20余部,其中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主编的《临床免疫学检验》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副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2006年被北大医学出版社聘为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2009年被聘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2013年被北大医学出版社聘为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在我省乃至全国医学免疫学与医学检验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自1979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近40年来,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教学上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好。曾担任过《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检验》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多门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任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上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自2010年以来先后作为第二导师指导、帮助了7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情系中医教学与临床:王桂生

王桂生,男,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中医系教师,长期担任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曾任丛台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市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射频第一人”:胡大一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作为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国家卫健委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胡大一教授出身名医之家,父亲李公恕是眼科名医,母亲胡佩兰获得“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称号,是妇产科医生。

胡大一早年以河南省高考第一名的优异成

绩考入北京医学院,率先在国内开展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被公认为“中国射频第一人”。他也是中国循证医学的开拓者,倡导以预防为主,构建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积极推动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脏外科发展,在国内率先提出急诊绿色通道的概念。

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实践,不断思辨,不断挑战,他始终站在公众健康和广大患者利益的立场和角度,积极探索。他反对“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僵硬模式和“坐堂医生”枯等病人的老旧套路,主张从健康和疗效出发,走出去,到更广大的空间行使医生职责。他不辞劳苦致力于普及健康防病知识,还发起了“爱心工程”志愿服务,至今已培训基层医生3万余名。

自2012年起,胡大一教授便与邯郸模式“健康小屋”结缘,他亲自参与并带领团队多次来邯实地指导已近7年,专门组建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邯郸健康小屋项目院士工作站,他亲自对全市“健康小屋”屋主进行五个健康处方药物、运动、心理、营养和戒烟处方的全面培训,再由屋主进一步培训社区和乡镇医务人员,把五个处方落到实处,在基层落地扎根。

在他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下,“健康小屋”的数量从早年的几个、几十个发展至两千多个,从城市社区走向乡村。他认为邯郸模式“健康小屋”项目接地气,有实效,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是我国最好的健康小屋模式。他对邯郸模式“健康小屋”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全国典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牟邯郸:王宁利

从邯郸眼病研究,到青光眼百家联盟,再到全国眼科联盟,王宁利教授用他的热情、投

入和奉献,培养了优秀的邯郸眼科团队,发展了多位邯郸眼科专家学者,提高了邯郸眼科水平,为邯郸地区整体眼健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5年,王宁利教授的研究生梁远波作为项目执行人第一次到邯郸进行考察。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火车站迎接他的是时任副市长辛宝山和时任市卫生局副局长周海平。他们指示:“要将这个眼病调查项目作为邯郸地区防盲治盲的任务,纳入到政府的计划中。”市政府对这个项目的重视以及邯郸眼科医院对这个项目的全力支持,深深打动了王宁利教授和他的团队。这个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还有民心的邯郸眼病研究,自此真正确定落户在邯郸地区。

根据王宁利教授的设计,邯郸眼病研究相对比其它眼病研究,是一个涵盖几乎所有致盲性眼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的,达到国际水平的眼病研究。同时在王宁利教授的心中,它又不只是一个能够提供中国农村地区致盲性眼病患病率,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眼病防控提供对策,甚至通过队列研究发现危险因素寻找有效干预方法的研究项目,更应该是一个能够带动邯郸眼科发展,能够培养一批邯郸的优秀眼科人才,能够造福邯郸人民,能够提高邯郸地区眼健康水平的一个项目。正是因为这种长远的考虑,邯郸眼病研究启动至今十三年过去了,换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第三代人已经进入这个工作队伍,但是王宁利教授团队与邯郸的联系从未中断,双方的友谊一直在延续。邯郸眼病一阶段完成了高达90%的应答率,这在大型眼病调查中是十分难得的。当时身为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的他仍然亲自参与项目的论证、伦理审核、现场考察和质量控制,来邯郸的次数超过了同时期去任何地方的次数,甚至是和家人团聚的次数。

邯郸眼病一阶段为邯郸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眼科医生,共在国际上发表了42篇论著,国内3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邯郸,“成语典故之乡”“太极之乡”,作为中国第一个农村地区眼病研究又一次在世界发声。邯郸眼病团队创造了一个新的成语,“中牟邯郸”,意思是“眼病研究在邯郸”,中,意为“可以,可取”,牟,同“眸”,为“眼睛”。时隔6年,他再次组建了新的“博士团”,新的团队与邯郸眼科医院继续保持着长期的友谊,继续发扬邯郸眼病的文化与精神。邯郸流行病学调查至今发表了50篇文章,二阶段研究结果已进入资料整理阶段,通过队列研究,王宁利教授团队期待能够找到眼病的危险致病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使眼病的发病率进一步得到控制。

在青光眼专家王宁利教授的带领下,邯郸眼科不仅在青光眼方向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邯郸地区的白内障手术率破千,白内障手术覆盖率达88.9%,白内障致盲率大幅度下降,整体眼健康服务显著上升。同时,王宁利教授团队与邯郸眼科医院合作,陆续获得了“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及其它项目的支持。

医路有你:王拥军

王拥军教授,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脑肿瘤注册登记研究平台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所长,北京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转化医学脑血管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创造年度科技人物(2011年),北京十大慢病科技攻关脑血管病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卒中杂志》主编,《StrokeandVascularNeurology》(SVN)主编,《CNSNeurosciences&Therapeu⁃tics》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

自1994年开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王拥军完成了颈动脉粥样硬化客观定量评价。1998年发起并组织了北京神经病学学术沙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病临床指南。2001年建立了国内第一家标准化卒中单元。2002-2005年完成了“北京市组织化卒中防治系统”的研究,在全国展开卫生部中国卒中中心培训项目的研究及实施。2006年以来重点从事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和脑血管病医疗质量促进,主持科技部、教育部、“973”重大项目;主持成立卫生部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启动脑血管病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金桥工程”。受科技部委托,作为编写专家组组长负责组织编写十三五“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方案和指南。作为总负责人主持国家脑血管病“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脑血管病重大新药创制临床评价平台,国家/北京脑血管病临床资源和样本库,北京脑血管病2020科技项目。

至今,他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或取得的创新性成果5项,其中以第一责任人获得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201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荣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