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声音
3上一版  下一版4
 
减负要减学生压力
微评论
“好老师”标准78条,多乎哉?
雨伞与雨鞋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老师”标准78条,多乎哉?

何勇海(邯郸新闻网网友)

杭州市上城区前段时间向全区小学和初中老师推广“好老师”标准,细化到78条的工作细则获得不少家长认可,但也有教育界人士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规则会“抹杀教师的个性”。

这个名叫“教师应当做好的78个工作细节”的文件,最初只是由杭州市一家学校制订和实行,上城区教育局觉得实用,涵盖了教师形象、教师沟通、班级管理、教学常规四大类的方方面面,就向全区中小学推广了一下,供各校学习借鉴。说白了,这并非官方提出的“好老师”标准答案,更不会强制执行。一些人认为这78条工作细则会对老师产生束缚,甚至会“抹杀教师的个性”,恐怕是想多了,甚至可能是主观臆断。教师的个性应体现于教学风格方面,而非体现于师德师风方面。

事实上,我们对“好老师”的要求,就是要融入到日常、融入到细节、融入到一点一滴的行为。像78条所提的那样,“女教师不长发披肩”“要为家长和学生保守秘密”“无特殊原因,教师不坐着给学生上课”“女教师穿高跟鞋走路,不发出比较大的声响”“与学生交谈时,不干其他无关的事情”,等等。看似都是小事,实则处处皆教育。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老师在学生面前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教材、都是一次教育,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未来,不可不慎重。于此而言,“好老师”的标准确实需要细化、再细化。融入日常、融入细节、融入行为的“好老师”标准,也更有利于老师们提升自己,注重增强教育教学的细节表现力。

原本很正常的78条“好教师”标准引发质疑,其实是由“重教书、轻育人”的教育现状造成的。教书与育人本来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但长期以来,哪怕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在力搞应试教育,重教书、轻育人之举非常普遍。在教书方面对老师提出的条条框框多,在育人方面则比较少。当在育人方面提出过多要求,哪怕是“不在学生面前乱发脾气”“表扬学生要让更多人听到;批评学生最好只有老师和被批评的学生知道”等最基本的要求,也觉得不正常。这其实才是不正常的。现在,到了纠偏的时候了。

有一种“好老师”叫“细节育人”。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