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心中的年
日月轮回又一年
心怀“五趣”过春节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下一篇4 2018年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中的年

江峰

远嫁的女儿打电话说,快过年了,今年多半个儿子给你们磕头。

放下电话,我想起了嫁到婆家的第一年,乡村里的冬天似乎特别冷,池塘里结着厚厚的冰,麻雀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怕冷的我穿上了臃肿的棉衣,婆婆笑着说,冬天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春节正式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晚上送灶神开始,送走了灶王爷,不再怕惊动了神仙,腊月二十四,开始大扫尘,然后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蒸馍馍,二十九贴对子,三十儿吃疙瘩。按照这样的民俗顺序,我每天好奇地跟着婆婆忙里忙外,也不觉得冷了。

三十那天,家人去坟茔把祖先请回来,安置在灶台边。吃饭前先敬祖先,然后才是我们吃,这种情形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除夕的晚上,空气中飘荡着家家户户厨房里传来的饭菜香味,远远近近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婆婆把准备好的供品分成七份,分别摆放在祖先、天地爷、灶王爷、财神爷、门神、水道神、五先生(村头小庙供奉的当地神仙)前面。然后,院子中央再摆上桌子,桌子擦洗干净,放置好各种供品,点上红蜡烛,这时,片片的雪花从空中飘落,不一会儿,地上、屋顶上就铺上了一层白色。在烛光照射下的四方小院里,皑皑的白雪映衬着红红的对联,有一种朦胧圣洁之美。婆婆虔诚地燃起三炷香,表情凝重庄严,我瞬间就被信仰的力量所感动。

我把这些经历说给母亲,母亲说,她小时候也是这样过年的,只是后来参加了工作,正赶上厂里“破四旧,立四新”,就把这些古老的风俗丢掉了。加上厂里春节期间照样生产,干部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各地方的春节风俗习惯不同,也就渐渐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春节模式。

我记起儿时的春节,印象中新年就是穿新衣、放鞭炮、吃饺子、看文艺演出……

婆婆去世的那一年,我生活过的三线厂在国有体制改革的浪潮中被淘汰。母亲说,许多人下岗后心无所依,丢了魂似的,那是因为没有根了。父亲说,老家文化大革命被毁的祠堂重新修建起来了,家谱也根据“老案”增加了新的内容,追述了家族历史的渊源和前辈功德品行,以此来激励后代励精图治。父亲还说,爷爷是一代名医,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深得当地百姓敬重……

婆婆走后,我们不再回老家过年,但是传统的春节应该延续下去,敬畏上天,敬畏神明,我觉得不是迷信,是一种感恩和精神皈依。慎终追远,祭奠先人,感恩祖先的血脉相承。这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很多幸福感都是从家族传统理念中获得的,无论是天南还是海北,想想家,想想祖先的功德,就永远就不会是无根的浮萍。

于是,在城里单元房里,学着婆婆的样子,让家人去把祖先请回来,摆上香案,让他们回家过年。同时,也牵动着远方游子的心,无论多远,总要回家过年,因为,有祖先的地方才是根,这样踏实!

(剪纸作品由市剪纸协会提供)

下一篇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