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稿
3上一版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 (之五)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下一篇4 2016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行山下的红色古镇 (之五)

傩戏表演
傩戏活动现场
武安冶陶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
傩戏表演

——武安市冶陶镇

王兴

红色馆藏风云再现

2011年10月15日,位于冶陶的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隆重开馆。纪念馆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700万元。自2007年10月动工兴建,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巍然矗立于太行山下。

纪念馆的广场前绿草茵茵、松柏青青,蓝天飘拂着白云,远处的群山蜿蜒起伏,民族风格的纪念馆和“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烫金馆名显得格外醒目。

纪念馆重点突出了边区政府机关1945年11月进驻武安后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纪念馆共分“雄踞太行抗击日军”“争取和平实现中国革命历史转折”“唤起民众、建设抗日根据地”“战略转移、边区机关进驻武安”“群星灿烂、光辉人物照千秋”和“亲切关怀、党和人民心连心”等八个展厅。漫步展厅,抚触历史,一幅波澜壮阔的冶陶革命历史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馆内陈列着几年来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1948年在武安赵庄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晋冀鲁豫版《人民日报》创刊号,还有边区钞票、股票、邮票、结婚证书、地契、土地证、手榴弹、冲锋号、迫击炮等600件珍贵文物和实物,形象地再现了晋冀鲁豫边区在冶陶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纪念馆还大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展示,采用声、光、电、幻影成像、三维动漫等手法,增添了展出的视觉效果。如在表现临汾战役时,抓住攻破临汾城墙的瞬间,制作成微缩模型,并配以激光、烟雾、爆破、投影及拟音效果,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攻占临汾的战斗过程。在表现“三大会议”时,采用三维动漫进行展示,利用幻影、虚拟现实、大屏幕融合三种形式的有

机组合,再现了三大会议的实景和边区军民支援前线等重大历史事件。枪林弹雨的激战声、老一辈革命家洪钟般的讲话声,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久久在耳畔回荡。

武安傩戏戏剧化石

每年人们张灯结彩、喜闹元宵节时,地处太行山脚下的固义村,以古老而隆重的傩戏表演,吸引着四邻八乡的万余观众和一大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前来观赏。

傩是古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它起源于夏、商时期,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傩的记载,是古老的黄河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固义村的傩戏源于何时,目前已经无法考证。专家从规模和套路上看,认定其是北宋傩戏的遗留,因而是研究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农耕社会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固义村在冶陶镇东南2.5千米,它坐落于古老的南洺河北岸,与太行山隔水相望。沿河东去十余里,是著名的“磁山文化遗址”所在地,早在8000年前,先民们已开始在这里从事农耕和畜牧业,揭开了华夏农业文明的新纪元。因而这里是华夏民族早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正是由于黄河文明的熏陶,形成了固义村古拙、质朴、富有神秘色彩的年俗文化。

固义的傩艺是以“抓黄鬼”和傩戏表演两条线来进行的,从而把“娱神”与“娱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抓黄鬼”以正月十四的上山请神为始,包括驱邪、抓鬼、审判、斩鬼等仪式。在抓鬼过程中和斩鬼之后,又穿插进行大规模的戏剧、花会表演。两条线索时分时合,相互交织,环环相扣,既神圣庄重又热烈欢快,在惊心动魄的锣鼓声和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逐步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充分反映出农耕社会祈求风调雨顺、驱除鬼祟,期盼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永恒主题。

据村中的老者说,固义的傩戏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叶,但它那古老的形式和内容,则可以推进到历史的更深处。早期社会人们无法抗拒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存在,这就产生了鬼神的概念。于是人们把这种想象的鬼神也分为善恶,通过祭祀和表演,

扬善惩恶,满足人们征服自然的主观愿望。傩中的“黄鬼”就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洪水泛滥时的滔滔浊浪,瘟疫、痨病使人面黄肌瘦,他们认为这都是“黄鬼”在作祟。固义乡民所说的“黄鬼”还指那些虐待父母的忤逆不孝者。这反映出明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正统儒家学说的浸润,而使“黄鬼”的所指由自然灾害扩展到人本身的邪恶。

“抓黄鬼”中的各种人物角色,大都以脸谱和面具为扮相,他们身着古装和各种佩饰,面目或庄重或狰狞。这些角色大都是世袭的,辈辈相传,不派不选,使其久演不衰。全村戴面具的约有三四十人,画脸谱的多达四百余人,几乎是家家有角色,户户都参与。正月十四的夜晚,村里的人大都彻夜不眠,扮脸谱、试服装、整道具,出出进进,忙忙碌碌,十五日的凌晨一时,寂静的山村就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装扮的大鬼、二鬼和跳鬼,身着单衣,摆弄出刚劲的舞姿,在众多手持柳棒更夫的簇拥下高声呐喊着,串遍全村的大街小巷驱邪赶鬼,在奔跑中一个个大汗淋漓,直至清晨七时,黄鬼被缉拿归案。这不禁使人联想起远古时期先民们围猎野兽的情景。扮演“黄鬼”者,头发、四肢和身上全涂成黄色。在隆冬严寒中,只穿着薄薄的无袖衫和短裤,裸露的胳膊和小腿上捆绑着四把明光闪闪的道具刀,刀口处鲜血淋淋,预示着村中黄鬼被擒,吉祥如意。

七时以后,气势更为壮观。铺满山石的街道上,临街的房顶上,以及高大的树枝上,挤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披甲戴盔的探马在人群中往来开道,铃声急促,蹄声得得,惊得观众直往后退。押着“黄鬼”示众的队伍浩浩荡荡,直贯长街首尾。前有鸣锣开道的衙役,手持旗牌、伞扇、金瓜、钺斧等全套仪仗以及饰有各种面具、脸谱的戏中角色,后面是衣着鲜艳的各种民间花会队伍,边走边演,热闹非凡。队伍按照规则走走退退、退退走走,历时三个多小时,把整个小山村闹得沸沸扬扬,酣畅尽兴,仿佛要将一年的喜悦都宣泄在这欢庆的气氛之中。

队伍出村后,在村南干涸的南洺河河滩上分成四个场地进行赛戏活动。宽

阔的河滩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蓝天做幕,高山大河为舞台,奔放而跳跃的节奏传达出生命与自然的交融和活力,展现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太行赛戏的巨幅画卷。

斩“黄鬼”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临时搭起的开斩台,高筑于河滩之上,当“黄鬼”被押上台时,群情激奋,礼炮震天,透过弥漫的烟雾,“黄鬼”被抽肠剥皮,象征着人类对抗邪恶的胜利。

“黄鬼”被斩后,使欢庆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傩戏是元宵节活动的又一重头戏,从正月十四一直持续到十六晚上,分为赛戏和社火活动。傩戏是由祭祀时的舞蹈演化来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说唱与表演相结合的戏剧形式,傩戏保留了戏剧发展的原始形态,有戏剧史上的“活化石”之称。

雏形时的戏剧,说唱与表演是由不同的角色扮演的。说唱者称为“掌竹”,站在舞台的前角,负责介绍人物和剧情。介绍一段,表演者表演一段,直至剧终。“掌竹”的角色随着戏剧的发展早已被湮没。而固义的傩戏却仍然保留了“掌竹”的角色,使戏剧的历史在此定格。它的再现为戏剧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活的资料和物证,引起了戏剧研究专家的极大兴趣。“掌竹”头戴宋朝服饰中的无脚幞头,身穿红色官袍,左手贴身握着一根上部劈成细条的圆筒竹竿,细条用红布束在一起,既是角色的标志,也有避邪的寓意。这便是“掌竹”名称的由来。

固义的傩剧均有锣鼓伴奏,剧目主要是三国及汉代以前的内容,剧情较为简单质朴。在《岑彭马武夺状元》《吊黑虎》《吊勒马》《点鬼兵》和《打十棒鼓》等戏中,都出现了“掌竹”角色。他半吟半唱,声腔古朴浑厚,念词多为七字句,大都押韵,处于由吟诵向唱腔发展的过渡阶段。

固义的傩剧表演,从“捉黄鬼”到傩戏,整个活动浑然一体,高潮不断,与西藏、吴越、西南、巴蜀的傩文化圈相比,具有其独到之处。1998年在武安召开了“98亚洲民间戏剧观摩暨学术研讨会”,使武安傩戏在国内、国际上有了较大影响,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一篇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