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作文
3上一版  下一版4
 
残缺的美好
作文教学注重五个“一”
“家风”都去哪儿了?
我的奶奶
我与博物馆
课堂上的掌声
与绵羊零距离接触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文教学注重五个“一”

汉光中学王海民

提起作文,教师觉得难教,学生感觉难写,作文似乎成了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如何破解作文教学之难,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认为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五个一”,即:坚守一个底线、养成一个习惯、具备一份耐心、制定一个序列、明白一个根本。下面我浅谈一下作文教学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坚守一个底线:人、文统一,“真”文至上

在作文八股盛行现实情况下,很多学生心里日益浮躁,非常不愿意静下心来写作,认为写作肯定有“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于是“假作文”大行其道,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所坚守,坚守作文教学中作文和做人统一的底线,主动抵制批判假作文,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文,做真人。

在我校初三的第一次模拟考试以后,有一个学生挤着眼泪拿着作文来找我,说给的分数太少。这次考试我批改的是全年级的作文,我生怕有问题,就仔细的看看了,这个作文我有印象,乍一看字迹工整,辞藻华丽,但有些事明显是假的,比如“爸爸背我去医院,走了好几里地”,在今天的城市哪还有背着人去医院的?不怕耽误病情?再比如“妈妈满头白发”,他的妈妈也就是40岁左右,怎么满头白发?我还就这些事仔细询问他的家长,结果是子虚乌有,最后我决定坚持原来的分数,很真诚地解释原因,并且反问他的家长,在“一等的人品、二等的分数”和“一等的分数、二等的人品”两者之间,你选择哪一个,学生和家长最后欣然接受原来的分数。

其实类似的假作文太多了,什么“妈妈在烛光下打毛衣”、“爸爸临终前的教育(其实爸爸还活着)”,“我很怀念爷爷带着我玩耍的时光(我班一个学生的作文,我和他爸爸很熟悉,他爸爸说他自己都记不清父亲的模样了)”。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反复向学生申明优秀作文的标准,坚持“人品第一、分数第二”的作文教学原则。

二、养成一个习惯:多管齐下,立体培养

写作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学生思想、思维能力、社会生活、情感体验、写作技巧等综合的复杂体,写作水品的提高绝非是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就能实现的。所以要多种方式结合,立体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即坚持日记写作、读书笔记、名篇名段尤其是古诗词的积累、关注讨论时政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

就“多管齐下、立体培养”的效果,我曾无意间做过一个实验,2007年我接手新初一的两个班,9班和10班,刚开学我让他们写日记、写读书笔记、背诵诗词。此举遭到10班反对,孩子们说日记是他们的隐私,不能让老师看;作业太多,没时间写周记、背诗词、看新闻等。我就先苦口婆心解释,继而强行要求,结果10班的效果很差,我灵机一动,何不趁此机会比较一下做与不做的效果,于是就不再坚持让10班的同学做这些工作,只是每两周一次的大作文。

而在9班,慢慢地引导,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开展多种与写作相关的活动,开展日记佳作展,好的日记我会推荐给同年级其他班;诗词背诵比赛,我把《琵琶行》、《行路难》等很多长篇古诗引进课堂,看谁记得快、记得准;开展手抄报比赛,优秀的手抄报定期分批挂在学校的操场上展示,让全校师生参观,这些活动引发了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生活观察思考的能力。期末考试后,我专门把这两个班的作文分数整体做了一个比较,9班比10班平均分高出4分,关键是9班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要好得多。

这个实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文教学是一个综合体,应该是立体式的,不能仅仅依靠几节作文课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有大作文意识,养成多管齐下的作文教学习惯。

三、制定一个序列:科学安排,循序渐进

作文教学是一种有序的信息传递和实践训练活动,越是减少盲目随意和无序性,教学的效率就越高,教师有必要根据写作规律和学情,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序列训练计划,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毫无科学序列安排的作文教学事例有很多,比如一讲作文就先讲技巧;作文命题随意,今天从教材上

选一个,明天从中考作文上选一个;一会写记叙文,一会写说明文等等;表述完整流畅的记叙能力还没培养好,就开始训练难度较高的片段式写作等等。

这样的作文训练,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兴趣,尽管教材上没有配套的安排,但是作为语文教师确实应该有能力也有责任,根据写作规律至少安排每一学年大致的写作训练序列,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初一的记叙文作文教学,从写作对象的角度,可以安排“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的训练序列;叙事的写作可以按照从“一件事——两件事——三件事”的序列安排;记人的写作,可以按照运用人物描写方法的多少的序列安排;从写作的难度上,可以按照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味”的序列安排等等。当然写作序列的安排,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写作能力情况而定。

四、具备一份耐心:精工出细活,学会等待

写作是一个“慢”的过程,一个漫长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速成,只有在教师的精批细阅和学生的反复修改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一点点提高。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必须坚持“精工出细活”的做法。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学期精批细改一两次作文,剩余基本上是学生互相批改;教师总是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上几句简单的评语,或者简单的把学生的作文分类,做一个简单的讲解分析,再挑几篇佳作展示一下;这一篇作文大部分同学都写得很差,没有经过反复修改,就急匆匆的开始下一篇的作文布置。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

这些粗放的做法根源在于教师的急功近利和缺乏耐心。其危害在于:首先不能发现和解决每一个学生作文的具体优点和问题。其次,学生无法从写作中产生成就感和兴趣,渐渐地失去了对作文的耐心。第三,会造成师生情感距离的疏远。教师的粗放型的作文教学恐怕是很多学生“应付作文”产生的根源之一吧。有一个初三的学生曾经跟我说,我精心写出的作文,换来的只是老师一个简单的“阅”或者草草几句评语,这分明是应付我,再说了,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我怎么知道呢?所以我也就懒得好好写作文了,而且越写越害怕,越写越烦。

学生的写作过程,就像一棵果树的成长,需要园丁不断的精心嫁接修枝剪裁定型,并且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开花结果。

五、明白一个根本:生活是写作之源,情感为写作之本

生活和情感是写作的第一要素,写作技巧只是表述生活、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挖掘情感,就是掌握再多的写作技巧,学生也写不出好的作文。

有些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有意无意的陷入“写作技巧至上”的误区,尤其是初中的起始年级,有些教师在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前提下,就大讲特讲写作技巧,比如什么“开头和结尾的N种方式”“片段式的N种写法”“虎头、猪肚、豹尾”等等,在学生没有必要的生活素材的情况下,这些技巧恰恰束缚了学生写作的手脚,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对写作云里雾里的感觉,乃至于畏惧和远离。“写作技巧至上”的做法,对于作文教学无异于缘木求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育……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教师应该切实的引导学生观察多彩的生活,积累丰富的素材,以书写五彩世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抒发自我情怀。

观察体验生活,丰富挖掘情感,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源头之水。

以上所谈,只是笔者的一些实践,当然作文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艺术,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