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热线·图说
3上一版  下一版4
 
热心市民送来新轮椅
铁路为乘客解忧
帮打听8181890
邯郸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来到涉县
老人电视购药被骗
带着父母来打工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3上一篇 2015年5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着父母来打工

牛静(临漳县人)和丈夫刘俊秀(临漳县人)及公公、婆婆一起吃午餐。
于金聪(石家庄人)和婆婆(保定人)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准备午餐。
牛静为婆婆梳头发。
路俊美(曲周县人)和丈夫刘彦民(廊坊人)及公公、婆婆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李保林、聂秀月夫妇准备好了饭菜,等待儿媳妇郝平平下班回家。
于金聪(石家庄人)和婆婆(保定人)在逗宝宝玩耍。

对留守或空巢老人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在外打工的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然而在曲周县,却有这样一批打工青年,他们将父母接到工作地,和父母同吃、同住、同生活,他们同住一栋楼,这栋楼被誉为“孝亲楼”。

这栋“孝亲楼”位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园区内,是2008年建成的五层员工宿舍楼,灰白相间的墙壁,整洁素雅,别具一格。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内60%以上员工都是外地大学生,他们平时和父母聚少离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8年,公司发出了鼓励员工定期接老人来一起生活的倡议,并出台了一系列“照顾”政策,解决员工后顾之忧,比如在“孝亲楼”居住的员工父母,可享受和员工一样的伙食优惠标准。

郝平平就是受益者之一。她是邢台人,今年2月从沈

阳化工大学毕业后,随爱人李刚来到晨光集团上班。后因集团需要,李刚被指派到晨光集团印度分公司工作。考虑到丈夫常年在外,不能照顾老人,再说自己也想有个伴儿,今年春节后,郝平平就把年近60岁的婆婆公公从老家接到了“孝亲楼”一同生活。

家在石家庄的晨光集团员工于金聪,去年将婆婆从保定接到“孝亲楼”,平时她们一同做饭,一同和宝宝玩耍,都是外地的一家人,同在曲周生活,也胜似家一样的温馨。

“虽然这些老人大多数是外地的,但他们在这里都很适应,生活得很开心。”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先后有400多位青年员工的父母在此居住。

本报记者郝群英文/影

 
3上一篇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