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发展,农村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日趋活跃,一方面农民民主意识、法制度观念、文明理念日益增强;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教育引导不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在一些地方仍有市场,这对农村思想改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只有确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才能扎实有效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民主、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新风正气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思想保障。
确立主体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基础,基层组织必须确立主体观念,强化责任意识,以“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求我应,民需我做”为目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近几年,随着党和国家政策的放宽以及对农村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富裕起来的农民更加需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而一些农村的文化现状是:群众政策文化信息相对滞后,文化设施相对陈旧,文化内容比较匮乏。这就使得封建迷信、伪科学等得以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能够滋生,不仅腐蚀了农民的思想,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为此,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下大力抓好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重视和抓好广播电视、科技、文化、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传播社会正能量,搞好正面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明辨是非、不断进步。
确立发展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当前农民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老百姓最认实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出一件。如果只说不做,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攻坚行动,整治什么?整治到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要体民情、察民意,真正知道群众心中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设身处地为民着想,真心实意帮民解忧,千方百计替民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得民心、取得信任,才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此外,基层组织还要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开展工作,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要在政策、信息、服务等方面多下功夫,为群众搞好服务,使广大农民群众从中体会到党的关怀和党的农村政策的正确性,切实享受到改革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确立效果观念,强化方法意识。在农民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农民群众已经不喜欢那些空洞的说教、生硬的口号和简单命令式的思想工作方法,这些做法也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找准工作开展的载体。结合农村实际,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创造一种平等交流的环境,发挥好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会等组织的作用,开展好民主议政议廉日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参政议政。要联系实际,针对当前农民的思想疙瘩,注意运用农民身边的人和事,耐心地讲道理、解“包袱”、消“疑虑”。同时,还要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确立群众观念,强化作风意识。要想搞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必须具备良好作风和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树立群众观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关心他们的疾苦,保护好他们的利益,让他们体会到党的温暖。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及时发现、培养、宣传农村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移风易俗好家庭、最美村民的各类先进典型,并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主流精神,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肥乡区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