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理论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担当者担当
领导干部要学会“忙”
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虚功实做
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 组织建设初探
为政之要在不欺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下一篇4 2017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担当者担当

申晓勇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对那些勇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个性鲜明的干部,往往会出现认识不尽一致的情况,组织上一定要为他们说公道话。”总书记的这句话,直面问题,点出关键,为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再次指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组织部门作为党员干部的“娘家”,必须时刻牢记担当,更要为担当者担当。

为担当者担当,前提是理解“担当”。担当意味着责任,用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要勇于承担,乐于奉献,敢于探索。我们常说,改革要敢闯敢试、敢于摸着石头过河,便是担当的一种体现。担当就意味着风险,摸着石头过河,也有“踩空”的可能,但我们不能因此就驻足不前。泰戈尔曾说:“如果你把所有的谬误关在门外,真理也将被关在外面。”在大事难事面前,只有迎难而上,才有可能成功;如果绕道而行,虽然看似无功无过,

实则是累积更多的困难,造成更大的问题。

反腐热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两个人物——易学习和孙连城,一个恪尽职守、敢于担当,一个庸政懒政、为官不为,故事情节虽属虚构,但来源于生活,准确反映了现实中一些干部“宁可不作为,也不要犯错误;宁可少干事,也不要出事”的错误思想。作为组织部门,对待这样的情形,必须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旗帜鲜明地支持、保护和褒奖担当者,为那些不图虚名、埋头苦干的干部撑腰鼓劲、提供舞台,让那些作风漂浮、哗众取宠之徒无以表功、受到贬责。

为担当者担当,关键是激励“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上至国家,下到地方,皆是如此。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许多新问题、新任务、新挑战迎面而来。百舸争流,何以奋楫争先?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是党的事业发展之根基,也是组织部门履职之遵循。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拔培养干部的重要论述精神,大胆启用一批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的“闯将”“干将”,坚决淘汰一批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得过且过的“太平官”“逍遥官”。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打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积极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火红氛围。

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干部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干部能力责任研判评优制度,将研判评优结果与干部进退留转挂钩,推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争先创优。针对“庸政懒政”现象,制定出台一系列干部待岗培训办法,对工作中不作为、不担责、不进取、不认真,能力素质不适应的人员,凡经查实,一律“回炉再造”。这种正反结合的激励方式,既让干部始终牢记职责、耕耘事业,也使“太平官”们失去市场,最终达到治庸提能、治懒正气、治散聚力的良好效果。

为担当者担当,重点是保护“担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很多时候,适时宽容担当者犯下的“错误”,比激励“担当”本身更为重要。

一方面,对待“担当”要有容错精神。在考核和评价干部时,不能只以成败论英雄,要对那些埋头苦干、勇于担当的干部留有一定的容错空间和时间,用全面、历史、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找一找他们工作中的“闪光点”,画一画他们成长的“轨迹图”,使考核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在培养干部时,不仅要在其做出成绩时给予表扬和激励,还应当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帮一把、失落失意时拉一把、受到排挤时挺一把,让他们“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另一方面,容错的同时也要及时纠错。探索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我们允许犯错,但不能知错不改、一错再错。要建立纠错机制,进一步明确容错纠错的界限、适用范围和程序,对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及时制止和纠正,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加以弥补,确保改革的方向不偏、动力不减。

为担当者担当,是选人用人的“指挥棒”。只有用好这个“指挥棒”,懒官庸官才能无处容身,勤官能官才能脱颖而出,我们党的各项事业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辉煌。

下一篇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