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映象
3上一版  下一版4
 
红色电波永不消逝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2017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电波永不消逝

跑马
苍劲挺拔的古树
小学生到邯郸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参观学习
压饸饹
宣传壁画

——走进涉县西戌镇沙河村

本报记者李文科 通讯员冯晓广窦振华

绿树掩映,青山环抱,村庄内外洋溢着古朴气息,新中国新闻事业从这里走来,它骨子里也处处涌动着红色血脉,它就是涉县西戌镇沙河村。沙河村位于涉县城东北部25公里处,村内的古树、古桥、古井,伴随着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就像镶嵌在邯长古道上、闪耀在太行山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女娲娘家在沙河

传说中的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被称为人类的始祖,可祖祖辈辈的沙河人都在流传着,女娲的娘家就是这里。

据《涉县志》记载,沙河村商周时立村,民国时仅是个四五百人的小村庄,现有1173户,3180口人。原有的董、潘等姓,由于战乱丧失。现在的牛、薛两大姓,俱是明初从洪洞县迁来,后又有阙、申、李、张等姓等流入。

沙河村得名于村中的三道河流,村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原有大南河、小南河、小北河三条河流,因涉县群众习惯念“三”为“仨”,又因汛期沙石俱下,河道沙石淤积,群众居于河岸,故演变为沙河村。三条河流自西向东流经本村,两侧分布着村庄,中间有土崖,河的源头是西面的大寨垴,东面到达小寨垴,村民称大寨垴为凤凰头,小寨垴为凤凰尾,河流两侧和土崖地带为凤凰之身,形成“凤凰起舞”之势。

村内现存的明清建筑共有百余处,传统的北方建筑风格,灰瓦白墙、木梁石柱、飞檐斗拱。还有大量的古窑洞、古庙、古寨、古槐、古碑、古戏台等。村内的两棵古槐,据考证己有八百年余年的历史,虽然树干中空,但仍然枝繁叶茂。

特别是村内的娲皇行宫,是涉县女娲祭祀文化的重要载体。每年三月十八这一天,村里的人都要到到位于索堡村的娲皇宫请女娲回村吃饸饹。凡是嫁到外村的闺女或本村嫁出去的闺女都要回到娘家吃饸饹,也叫饸饹庙会,家家户户都要吃饸饹。专门为女娲老姑唱的赛戏早在头天晚上就开始唱,一共四天七场戏。另外,村里五个巷口的人还要在娲皇行宫前的广场上扭秧歌、跑旱船、练武术等,比元霄节正月十五还要热闹。与涉县一带其他地方不同,别的地方都喊女娲为奶奶,唯独此处喊老姑,以示自己与女娲更深一层的源缘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沙河村民间尚武者颇多,素有“武术之乡”之称。解放前有岳武穆串拳、大洪拳、小洪拳、梅花拳、少林拳等,直至今日,岳武穆串拳仍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实战拳种。每年的女娲老姑节和元霄节,武术表演仍然是女娲祭祀和民间文艺汇演的一项重要内容,各街仍建有民间拳坊,并保存有古代练武的游裆石,以及反映武术史的石碑。

红色电波出太行

沙河村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华社暨邯郸、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的标志性所在地,更是一块红色新闻圣地,红色电波从这里飞向太行,飞向全世界!

解放战争时期,从1946年5月进驻,至1949年9月撤离,邯郸·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机构和晋冀鲁豫军区通讯处在这里驻扎三年多时间。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在关内的三大广播电台之一,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电台之所以选择在沙河村,是因为这里地形隐蔽,位于三条山谷的交叉点上,周围是高大的土山,村南上场山是附近最高的地方,有利于架设发射天线。村上五十多户人家,距离相邻村庄最近的地方有几

里路,也比较适合保密工作,是建立电台比较理想的地方。

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延安解放区,党中央采取主动撤离的“磨菇战术”,于当月的29日晚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接替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确保了来自延安的党中央的声音“一分钟也没有中断”。

几个月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通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线到达沙河,邯郸新华广播电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并肩战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发挥了“不亚与十万精兵”的号角作用,在新中国的广播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电台当年的播音机房设备非常简陋,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台设备,一只话筒,除此外,再无其它。但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孟启予、钱家楣、齐越、魏琳、杨洁……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在沙河村留下了最珍贵的时光和记忆。新中国第一位男播音员齐越老师,就是在沙河村第一次走向了他最为挚爱并付出一生的播音台前;新中国第一位女英语播音员魏琳,在沙河村完成第一次英语对外广播……

世外桃园“杏花谷”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对想象中的桃花园的描述,然而沙河村现实中的杏花谷却是另一番情景。

从西戌镇到沙河村的“杏花谷”,沿乡道前行,山道弯弯,路陡坡急,越野车爬行二三公里,上到半山腰的地方,就会到达现实中的杏花谷。这里杏花朵朵,花香四溢,满眼的粉红,纷繁溢彩,花香浓郁,香飘十里,像是步入仙境花海一般。

你马上就会被被眼前的一亮所震撼,一步一步地走上前去,站在高处远望,似满天繁星,又似白雪点点。你穿行在密密的杏树林里,一路下到沟底,再慢慢爬到对面的坡上,一个人寻一颗杏树,坐在树下静静发呆,美美享受,偶尔微风过处,便有片片杏花洒落,好似沐浴洁白花雨一般。

沙河村的“杏花谷”大多杏树是明清初本地先民所植,也有野生野长。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该村村民又上山种植,大的树龄在六百多年,最小的也有六十多年,是涉县大杏的优生区,主要品种有金太阳、金刚拳、菜子黄、麦梢黄等,因日照时间长、土壤矿物质含料高,生产出的杏个大,味美,一颗山杏吃在嘴里,立马把您的味蕾全部打开了。

杏花把游人看醉了,不知杏花是自己,还是自己是杏花,逛了大半天也快饿晕了,再到山下的农家院里吃上一碗夹杂着杏花味道的热腾腾的拉面,美味天下少有。

近年来,沙河村深入挖掘红色新闻和女娲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以红色旅游和传统文化为龙头,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美丽乡村。连续投资2000余万元,重点完成了邯郸·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旧址的修复、重新布展,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红色新闻主题国画墙“红色电波在太行”,配套建设了太行红色新闻陈列馆、游客服务中心、红色新闻广场、停车场等,实施了红色新闻文化休闲体验园开发等项目。如今,新闻院校师生、媒体记者、新闻界专家、中小学学生为主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行车路线:邯郸——青兰高速至龙

虎乡出口——龙西公路至平涉线(202

省道)——沙河村

本版照片由李文科 冯晓广提供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