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产经
3上一版
 
好开局须倍加珍惜
万合集团首季超利润计划6%
文明旅游 告别陋习
邯山区燃煤锅炉“清零”
传统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嬗变
曲周实施“四龙百星”计划
“经济论坛”提升干部素质
我市积极倡导文明旅游
﹃文明行囊、绿色行走﹄见闻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嬗变

——魏县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王铮通讯员李志国 张佩

今年,魏县立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端发力,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正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

优化农产品结构

瞄准京津冀高端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市场需求,该县调优、调高、调精产品结构,稳妥调减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加快发展鸭梨、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及高效规模养殖等特色农业。目前,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2家,鸭梨绿色食品认证规模突破6000吨;建设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注册“源汁源味”“绿农集团”等蔬菜商标5个。

该县加大高端蔬菜园区建设,种植高端蔬菜3万余亩,推广生态栽培和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面积达到6万亩,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3个,预计今年蔬菜总产将达到50万吨以上,总产值5亿

元以上。

该县发挥魏县福来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和市浩弘等食用菌合作社带动作用,促进无公害食用菌发展。目前,无公害食用菌产地认证已达6个村,实现食用菌生产采标率达到95%以上,优质菇比重达到90%。食用菌种植面积达6000亩,已覆盖4个乡镇35个村,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的1家大型杏鲍菇生产企业,年杏鲍菇总产量100万公斤左右。

提升品牌“含金量”

该县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使农民获得更多增值收益。

今年,该县重点支持博浩现代农业园区、热带植物园、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花卉艺术博览园等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以誉皓实业为核心,由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成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创建,逐步形成一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

园区,把农业做得有看头、有赚头、有奔头。

目前,该县建设县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7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9%。2016年,博浩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省级农业园区,填补了魏县省级农业园区的空白。

用好节能“增效剂”

节本就是增效增收。该县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节种等适用技术,实施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蔬菜水肥一体化节水项目,4200亩土地实现了灌溉、施肥一体化、自动化,每亩节水节肥35%以上,节本增收600多元;在全县315个村实施了地下水超采综合试点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推广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26万亩,总节水1300万立方米。

在高效蔬菜种植推广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4万亩,亩增鲜菜165公斤,增产率4.4%;总增产蔬菜6600吨,总增产值528万元;蔬菜亩节肥

5.1公斤,节支11.5元,总节支46万元。

积极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示范工程,实施小麦绿色高产创建项目,努力实现粮食生产亩用水量减少20%左右,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5%左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步入发展“快车道”

该县积极支持发展以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实行“农业园区+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企业+村委会+农户”股份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互联网+农业和农业经济合作社等新业体,让分散农户步入规模经营的“快车道”。

同时,该县农业部门分产业、按类型,对新型职业农民免费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农业职业经理人。

目前,已开展土地流转培训300人,全县近27万亩土地成功流转,农村土地资源实现规模经营。

3上一篇  下一篇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