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法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国家安全法》解读
邱县公安局﹃三强化﹄推进执法规范化
冀南新区国地税联合在劳保用品生产专业村西光禄村
调解有真功
成安国税认真落实优惠政策
魏县地税“4+”活动扮靓税宣月
版面导航     
返回邯郸新闻网
新闻搜索: 投稿平台  
下一篇4 2017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安全法》解读

宋振江

作者简介:宋振江,邯郸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理事;邯郸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国家一级律师;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邯郸市律师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北浩博律师事务所主任。

编者按: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法的制定,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明确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任务,建立健全了国家安全的基本制度和保障措施,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在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之际,本报特邀我市知名专家学者,对《国家安全法》及《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

一、国家安全立法的意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依法治国,特制定了《国家安全法》,为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形成了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护栏”。

二、《国家安全法》立法的必要性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抓紧出台反恐

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反间谍法》《国家安全法》和《反恐怖主义法》,加强国家安全立法保障,坚持依法治国。

(一)《国家安全法》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运转提供了法律支持

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它既是执政党依法执政的重要职责,更是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国家安全法》将党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升为国家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体现,是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步骤。

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家意志载体的一个机关,其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切实进行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的总体规划,统一协调构建纵横结合的整体制度安排,才能实现国家安全事务的综合管理。《国家安全法》通过规定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相应地方安全委员会的组织结构、责任结构、智能结构和地位等,实现组织机构、工作程序的法制化,明确国家安全治理主体在国家安全维护中的权责关系,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运转提供了法律支持。

(二)《国家安全法》为国家安全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立法保障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构建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国家安全法》第3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

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在第二章依次明确了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核安全、外层空间及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领域的重点任务,重点解决了国家安全领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亟待立法填补的空白问题,为(二)国家安全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立法保障。

三、《国家安全法》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及法律定位

制定《国家安全法》,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义,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最新成果,适应了全面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的需要。

(一)《国家安全法》的立法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国家长期可持续安全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国家安全法》的法律定位

《国家安全法》是一部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中起统领作用。

综合性突出体现在《国家安全法》既明确了宣誓性、原则性的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和职责,也明确了操作性很强的国家安全制度和保障;既重申了宪法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地方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和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的规定,也规定了维护国家安全具体制度机制方面的要求、保障措施等。

全局性突出体现在《国家安全法》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突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明确了法律要求。同时,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任务和保障作出了安排。

基础性突出体现在《国家安全法》为构建和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提供了完整的框架,预留了重要接口,将对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提供坚实有力的法律和制度支撑。

四、我国国家安全立法的特色

(一)《国家安全法》确立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

《国家安全法》第3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贯穿国家安全法始终;“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正确分析、科学整合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提出的,契合了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趋势,揭示了当代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国家安全法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将国家安全观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国家安全法》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国家安全法》第3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是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安全观念,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民主本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没有人便没有国家。人民安全天然是国家安全第一位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国家安全法把“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确定为立法目的(第一条),把“人民福祉”确定为国家核心利益(第二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确定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原则(第七条),把“保卫人民安

全”确定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第十六条),为维护人民的安全和利益提供了坚固屏障。

(三)《国家安全法》首次界定国家安全

1993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安全法》没有明确国家安全的含义。新国家安全法第2条首次对国家安全作出界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有些学者认为,国家安全,会随时间、环境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色彩和内容,难以下一个普遍适用的定义。尽管如此,国家安全的基本含义仍是可以确定的。事实上,多数国家都在国家安全立法中对国家安全作出界定。我国国家安全法把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列为保护对象,既涵盖传统安全的内容,也涵盖非传统安全的内容;使用了“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的表述,体现了适应性和灵活性,符合国家安全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国家安全法中对国家安全作出界定,有助于明晰国家安全工作的权限和范围,防范国家安全工作人员滥用或不当行使权力、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四)《国家安全法》确立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国家安全法》第4条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第5条规定了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职责。上述规定确立了我国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是此次国家安全立法的重要特色。现如今,国家安全威胁的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要求决策者作出及时专业判断,进行有效协同应对。为此各国均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决策协调机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国家安全法中确立党的领导地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的重要体现,有助于统筹应对内外安全威胁、提高决策效率权威。

(五)《国家安全法》首次提出网络空间主权的概念

《国家安全法》第25条规定:“加强网络管理,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

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窃密、散布违法有害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网络空间主权的概念,是国家安全法的一大创新。主权是一个历史概念,其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扩展而不断丰富。在互联网时代,国家疆域呈现陆地、海洋、空间、太空、网络空间五维格局,网络空间主权随之出现。近年来,“棱镜门”、维基解密以及大规模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等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国家都把特定网络置于自己主权管辖之下,并对相关网络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在国家安全法中确立网络空间主权这一概念,有助于我国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建设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参与网络国际治理和合作,捍卫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安全。

(六)《国家安全法》是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国家安全法律

《国家安全法》是一部综合性、全局性的、基础性的法律,其涵盖了国家安全各个领域的内容,该法第二章依次明确了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核安全、外层空间及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领域的重点任务。重点解决国家安全各领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亟待立法填补空白的问题,而该法很多都是原则性规定,同时也为今后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法规预留了空间。

(七)《国家安全法》设立国家安全教育日凸显了增强国民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一提到国家安全,大多人想到的是自己遥不可及的间谍斗争或是新闻里播出的恐怖活动,但实际上国家安全攸关每个人,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俗话说,有国才有家。新《国家安全法》第14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凸显了新时期增强全民国家意识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与公民息息相关,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对进一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使每个公民都提高国家安全警惕性,巩固国家安全群众基础,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具有重大意义。

下一篇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0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1304034000019/20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42号    邮政编码:056002    投稿信箱:hdrbs@126.com
联系电话:0310-3111097(网站) 广告:3111071(日报)3111076(晚报)
所有内容为邯郸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